课题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一①通过学习绥靖政策,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②通过对闪击波兰的学习,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③通过对法西斯扩张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学情分析战争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图片,对战争的残酷场面仍记忆犹新,对战争的性质也比较容易分析。初中学生的认知、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的体验,且对其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灾难性,体会和平的宝贵,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二战的爆发:战场的扩大:战场的进一步扩大2、能力目标: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情感目标: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灾难性,体会和平的宝贵,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及突破方案:德国的战争意图,珍珠港事件。主要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突破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通过观看图片,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大战爆发的原因,从而理解大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战争原因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阴谋战争爆发战争的扩大由学生所熟悉的地球的战火燃烧20世纪人类的两场灾难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经济危机3、主要原因:法西斯努力想扩张4、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战争的爆发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眼光盯在捷克斯洛伐克。展示图:参加慕尼黑会议四方代表张伯伦回到伦敦德国闪击波兰显示图:英法等国在马奇诺静坐战争,坐视波兰灭亡显示:德国1940进攻录像显示图巴黎市民的表情英国的抵抗(丘吉尔演讲)1941德国的欧洲扩张图苏德战争爆发标志二战战场扩大影片《珍珠港》节选太平洋战争爆发意味战场进一步扩大用板书进行总结,由学生来反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否解决根本问题谁想进行侵略扩张讨论:1、英法为什么纵容德国2、绥靖政策的实质绥靖政策的后果对比波兰与德国的实力波兰的盟国英法为什么痛失打击法西斯的最好时机A猜想历史假如你是苏联怎样判断局势假如你是德国打算如何进攻B英国态度有什么变化C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1)新卷入的大国是谁2)对战场有何影响共同企盼21世纪地球是宁静祥和家园1、制作一张二战初期大事年表2、假如你生活在1940年的欧洲,描述一下你的经历使学生在明白“是什么”同时,关键要使其理解“为什么”。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并从信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设新情景,用所学知识、所掌握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分组讨论,共同交流,理解对方观点之可理解之处,使学生求真务实地感知历史。以书面形式落实、扩展学习成果,分层布置可选作业,使不同学习水平同学各取所需。战场进一步扩大小结提出问题,学习战争是为珍视和平板书设计板书一、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经济危机3、主要原因:法西斯努力想扩张4、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战争的爆发二、过程1、全面爆发:1939.9.1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战场扩大:1941.6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3、战场进一步扩大:1941.12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教学过程并不预设,视学生具体学习状况,机动地提出、分析问题,补充史实,引导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2、如遇学生学力无法达到预计情况,则进行必要的调整。不强求45分钟当堂完成,放在课后讨论或留作作业亦佳。3、猜想历史是第一个创新环节,体现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是交往与对话,让学生对陌生的世界历史有一个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