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 河中石兽(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 河中石兽(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3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 河中石兽(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3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 河中石兽(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3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知识链接】作者简介: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齐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文言文,它同样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二、基础感知:1.本文作者,字,是朝的、家,也是《》的总篡官。2.本文选自《》一书,这是一部小说,全书主要记述问题记录,其中也有不少。3、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圮(pǐ)募(mù)棹(zhào)杮(fèi)湮(yān)啮沙(niè)溯流(sù)欤(yú)曳(yè)铁钯(pá)臆断(yì)4.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和节奏。5.对照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1)结合课下注解弄懂课文意思(2)小组内互相释疑(3)小组内串译课文6、解释下列加点字山门圮于河二石兽沉焉棹数小舟曳铁把是非木柿湮于沙上不亦颠乎啮沙为坎穴反溯流逆上可据理臆断7、古今异义阅十余岁(古义:经过,经历;今义:阅读)盖石性坚重(古义:因为,原因是;今义:有遮蔽作用的东西)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求之下流,固颠(古义:副词,固然;今义:坚固)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学)8、一词多义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之一老河兵闻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9、词类活用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划船)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用作名词,洪水)④特殊句式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省略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堂测】翻译下列句子山门圮于河译:二石兽并沉焉译:尔辈不能究物理。译: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遂反溯流逆上矣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 河中石兽(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