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二课时)教案年级:____班级: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主备人授课时间第2课时审核人课型课题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展示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教学重点齐桓公争霸。教学难点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辅助多媒体教学。学习流程“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习导引明确目标】1、识记什么是春秋五霸名称及争霸斗争情况。2、掌握战国七雄名称及七雄地理位置。3、理解春秋争霸无义战的性质。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或手写。学生根据目标自主学习。【展示提升】1、导语: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提问:⑴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⑵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结果随着诸侯实力的增加,它们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进行战争,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述这段教师把教学过程内容分成六1、学生分六大组进行。历史的学习。2、春秋争霸。“春秋时期乱悠悠”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显著的特点是诸侯争霸,提问:打一谜底:“花开花落”的是什么谜语?(打一古代历史时期),由此引出春秋,因这一时期的历史因与孔子修订的《春秋》时间相当而取名春秋。因这一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另一方面,诸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财富,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用孟子的一句话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原因是指这一时期战争的实质,是为了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才掠夺财富的私欲。⑴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和,并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争霸的标志),连周王也派代表参加,确立了齐国霸主的地位。提问: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是什么?①齐国盛产鱼盐,是富庶的东方大国;②任用管仲为相,国力大增;③运用“尊王攮夷”口号,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引领:作为统治者要重用人才、讲究策略,重视经济的发展。活动一:讲“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故事。⑵城濮大战。讲述成语故事“退避三舍”的来历。多媒体显示几幅图片①重耳流亡——②楚成王的礼待——③晋军“退避三舍”——④晋文公终成霸主。晋文公名重耳,他曾经在外流亡多年,到过楚国,得到楚成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出承诺,一旦将来晋楚交战,晋军一定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后来,晋楚交战,晋文公信守承诺,巧妙用计,避其锋芒,大败楚军。最后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活动二:讲成语故事“退避三舍”的来历。⑶“卧薪尝胆”故事的历史。讲述了“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越王勾践。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署胆于座,从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就是越王勾践,他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提问:“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什大块,分别交给六个小组去完成。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善于合作,勇于展示,挑战自我!具体作法:1、教师进行引导,及时点拨、纠错。2、对各组回答的问题进行点拨2、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学案,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么意思?意为先用十年的时间生育人口中,聚集财富,后用10年的时间对人口进行训练。点拨:干大事者一定要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活动三:学生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⑷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关于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一方面给人民带来了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