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教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秦朝疆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尝试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教学用具:ppt格式的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问题导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影视剧《寻秦记》没有?生:回答问题。师:带领学生进入“穿越”情境。师: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战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战国时期,战火纷飞,民生艰难,人民渴望统一。然后设计问题:“穿越”到战国时代,对所看所闻,你有何感受?生:畅所欲言。师:引导、启发学生了解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1.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国家统一。3.商鞅变法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然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来看看秦王赢政是如何指挥秦国灭六国,统一全国的。二、讲授新课(一)秦的统一师:多媒体课件展示:《秦灭六国经过示意图》。生:观看,了解秦灭六国经过,然后阅读课文57页。师:提问:①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在哪一年?谁完成了秦的统一?秦朝的都城定在哪里?②秦的统一有何重要历史意义?生:自主探究,回答问题。师:强调学生记住三要点:时间公元前221年、人物嬴政、都城咸阳。学生回答后,归纳强调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多媒体课件展示《秦始皇画像》,教师释疑:嬴政为什么自称“始皇帝”。设问过渡:这位开创历史的人物是如何巩固国家的统一的?(二)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师:提问:作为一个“穿越者”,你能不能发现秦朝建立后面临的困境?你们能不能向秦始皇提出解决这些困境的建议,巩固国家统一呢?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互相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启发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去考虑。生:合作探究,各组派代表发言。师: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设疑:我们来看看秦始皇采纳了哪些建议,他的哪些作法又是我们所没预料到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58页第二段,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生:阅读课文58页第二段。师:提问:秦始皇的这套国家管理制度里最高统治者称什么?中央设的官职称什么?他们的职责有哪些?管理地方的官员主要有哪些?生:合作探究后回答。师:在第二个问题的探究中,启发学生发现:这套制度里,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中央、地方官吏都由他任命。国家权力集于皇帝一身。探讨完这两个问题后,多媒体课件展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归纳:秦始皇建立的这套国家管理制度叫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里,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中央、地方官吏都由他任命。国家权力集于皇帝一身。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政府。这套国家管理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师:设计问题过渡:“穿越者”们,看了秦朝中央的情况,想不想到秦朝地方上去走走?看你们能发现什么?多媒体课件展示:秦朝地方不同的文字、货币、计量单位图片。生:观看图片。师:提问:同学们,你能不能假想出一个原秦国人到原楚国人的米店买米的情景?生:合作探究后畅所欲言。师:启发学生得出这样一个场景:文字不同,货币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最终会导致交易不成,甚至引发矛盾、冲突。多媒体课件展示:秦统一后的文字、货币、度量衡。提问:秦统一后的文字、货币、度量衡是什么?统一后有何历史意义?生:阅读课文58页第三段,自主探究,回答问题。师:归纳:秦始皇在全国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