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一中七年级地理《游在抚远》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的:1、用课件展示抚远旅游。使学生初步了解抚远旅游资源现状。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望旅游发展前景。教学难点、重点:了解抚远旅游资源现状。教学方法、讲述、讨论、网上收集资料的方法。教具:课件、录像。课时:1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导言:愉快的假期生活结束了,假期里有很多去旅游的同学吧?都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通过旅游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增加了我们的民族的自豪感,更培养了我们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旅游就是走到外面去吗?我们身边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抚远对很多外地人来说,也是旅游胜地,大家知道吗?今天我就要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我们当地的旅游资源。(用课件指导学生了解抚远的旅游资源)一、抚远全景二、抚远旅游热点:乌苏镇观日出乌苏镇乌苏镇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小岛上,东临大江,西依小河。从地球经度上看,它是中国疆域的最东端,是国人每天早晨最早迎来“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号称“东方第一镇”。每年夏至(6月21日或6月22日,凌晨2时10分),黎明就降落在这“东极小镇”上了。此时登上伊力嘎山头,看第一轮红日从两江交汇处涌出,“沧海浴日,金轮晃漾”万物披上了金黄晨缕的奇观令人难忘。三、塞北野荷抚远县天然荷花湖,被誉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的荷花,性喜温暖,历来是江南的胜景,与黑龙江省无缘。可是近年来人们奇迹般地在祖国东北边陲的抚远县境内先后发现了三处荷花湖,构成奇观。这三处天然荷花湖分布在这个县乌苏里江畔的抓吉乡、向阳乡和海青乡,其中最大的两处为一大一小,相连成葫芦形,占地面积有七十多亩。每年的七、八月份荷花盛开时,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前去观赏,拍照合影留念的人络绎不绝。碧绿的荷叶布满水面,淡红色荷花镶嵌其中,有的含苞待放;婷婷玉立,有的迎风盛开,婀娜多姿,令人神往。天然荷花湖里面还生长着一种水生植物-菱角,给这塞外北国奇特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几分魅力,也给远道而来的游人增添了不少乐趣,令人留连忘返。四、三江湿地五、大力加湖风景区大力加湖位于面积308万亩,水容量3.3亿立方米。平均水深4米,湖区内水生动植物十分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良场所。2005年,抚远县投资1000万元在大力加湖实施立体式生态型养殖项目。其中:网箱区20000平方米,分放区10000平方米,1200平方米鲟鳇鱼苗育养区1个。放置规模网箱500个30000平方米,放养鲟鳇鱼幼苗25万尾。投放鲤鱼、鲫鱼、白鱼、鲢鱼、中华绒毛蟹等几十种各类经济鱼苗3500多万尾,使大力加湖成为名赋其实的全国网箱养殖基地。抚远还投资429万元在大力加湖建立了史氏鲟原种场,做为黑龙江鲟鳇鱼原种亲鱼和活体取卵库的亲鱼培育养殖实验场,具有十分重大的生态环保价值。今年,已培育原种25万尾。六、白四爷庙“莽吉塔”城北陡峭的山崖脚下有一天然石洞,传说蛇仙“白四爷”住在其中。解放前紧靠洞口处建有一座小型庙宇,称“白四爷庙”。旧中国时航行路过白四爷洞的中、俄大小火轮都要鸣笛焚香,送匾挂红,以求行船平安。解放后,在土改斗争时,被群众拆毁。1935年(伪康德2年),抚远群众捐款在西山脚下修建了更宏伟壮观的白四爷庙,取名白云寺。白云寺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雕梁画栋,形势巍峨,朱漆廊柱,金龙盘绕,飞檐展翅,风铃叮咚。正殿中间塑白四爷像,金童玉女侍立两侧,八大金刚各按其位。殿内四壁绘有图画,题材尽取白四爷扶难济危的故事。其后,白云寺香火不断,过往船只客商送匾挂红者极多。古迹圣地七、西山公园八、口岸旅游经济九、抚远吃文化(杀生鱼)(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抚远抚远县域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且风格独特.其中有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乌苏镇,神话故事中的白四爷庙,古老的莽吉塔站故城,神秘的三江湿地.珍奇的塞北野荷,日新月异的对俄罗斯口岸旅游经济的发展.无不向我们展示出抚远的未来发展前景和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自豪骄傲吧!为家乡抚远的发展而努力学习吧!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