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二课时)教案年级:____班级: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主备人授课时间第2课时审核人课型课题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展示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学习方法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分析比较法。学习流程“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习导引明确目标】1、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历史作用。2、正确认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含义。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或手写。学生根据目标自主学习。【展示提升】导入:展示《五胡内迁》的图片,提问:它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其中的鲜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进一步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教师把教学过程内容1、学生分六大组进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引入新课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引导学生了解鲜卑族:出示《魏书.序记》中关于鲜卑族的一段史料,思考:你认为鲜卑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提问:鲜卑有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它的发展状况如何?自主学习“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完成上面的问题:设问:黄河流域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互相影响?指导学生根据多媒体中展示的图片《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设问: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谈谈你对“民族融合”的理解?多媒体出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三则材料分别反映北魏建立之后,面临着哪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材料一:北魏统一北方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甚至在与南朝交战时,以其他族士兵为肉篱(挡箭牌)。材料二:北魏官吏生活奢侈,大量贪污,残酷搜刮百姓,统一北方后50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材料三:北部的柔然族不断发展强大,武力威胁北魏的统治。适当引导得出结论:北魏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探究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你是北魏的统治者,你究竟该怎样做?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多媒体展示图片:北魏孝文帝,介绍孝文帝引导学生简要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五,减小改革阻力。2、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分成六大块,分别交给六个小组去完成。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善于合作,勇于展示,挑战自我!具体作法:1、教师进行引导,及时点拨、纠错。2、对行。2、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学案,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衣着服饰少数民族现在也穿汉族服饰。语言汉语的普及,很多少数民族都会说汉语。风俗习惯普天同庆中国年。地区交流杂居,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杂居在一起。食品我们日常去超市购买的食品中,有好多就具有民族特色的如清真食品等。通婚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很普遍。思想文化象我们现在好多的歌曲中都融入了民族特色探究题:评价孝文帝。大屏幕出示材料: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已没有鲜卑这个民族了。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消失了,所以,孝文帝这个人以及他所进行的改革不值得肯定。孝文帝是历史的罪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幻灯片展示问题,教师聆听鼓励点评学生发言,明确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结论: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应该加以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有胆有识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