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提纲(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对重要信息进行确认提炼及重组的能力。【学习重点】借助小标题,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学习难点】培养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对重要信息进行确认提炼及重组的能力。【导学流程】一、知识链接作者介绍杨利伟,男,汉族,辽宁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二、基础感知。1、速读课文(在5-7分钟内读完),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弧()炽热()轮廓()俯瞰()遨游()稠密()五脏六腑()千钧重负()屏息凝神()问题记录2.词语解释千钧重负:比喻很重大的责任。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三、快速阅读,整体理解:1、快速浏览全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用一句话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第一部分:起飞时的生死考验。我看到了什么——第二部分:太空中的真实所见。神秘的敲击声——第三部分:飞船上的声音探究。归途如此惊心动魄——第四部分: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2、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寻找信息完成表格。3通过杨利伟在遇险时的表现,可以看出他身上哪些优良的精神品质?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沉着、坚韧,一丝不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畏艰险的非凡勇气【堂测】完成《新方法》1-4题基础题。意外情况心理活动或具体措施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非常痛苦,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靠意志克服,眼睛闭着猛想,最终得以适应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很紧张,边听边看,试图找出所在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