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东南亚(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范围、国家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4.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和支援中国经济建设中的贡献过程和方法: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探索,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位置、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东南亚的国家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探索活动】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关东”指的是我国东北一带,“西口”指的是我国内蒙古以西,那么你知道“南洋”指的是哪里吗?(东南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有关下南洋的历史。【播放视频】有关下南洋的视频,通过视频学生了解下南洋的历史和华人华侨在东南亚经济建设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展示图表】了解东南亚各个国家中华人所占的比重【自主探究一】结合视频和上面展示的图表,并阅读教材第40页内容,探究以下问题:1.东南亚的居民绝大多数是(人种)2.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3.什么是华人?什么是华侨?【讲述】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入了解东南亚有关的情况。【自主探究二】东南亚的范围:1.阅读课本34页图2—1,找出以下地理事物①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2.东南亚包括和。【反馈、点拨】学生上讲台前指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东南亚空白图,说出探究中的地理事物名称。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图点拨:中南半岛因在中国的南部,所以叫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继续向海上延伸,形成了狭长的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又因为其在中国南海南部的海域中,所以又称马来群岛为南洋群岛。【过渡】那么,在这些范围内分布着哪些国家呢?【自主探究三】东南亚的国家阅读课本36页图2—3,找出以下11个国家及其首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方法指导】为便于学生快速识记东南亚的国家及其首都,我编制一个地名小故事:有一个人名叫老万(老挝、万象),他患了牙龈(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炎。他想骑着飞马(菲律宾、马尼拉)越河(越南、河内)去新新(新加坡、新加坡)诊所诊治。他嫌飞马飞得太慢(泰国、曼谷),抽了飞马一鞭子,飞马急(马来西亚、吉隆坡),掉到河里,万幸的是老万在河里捡到了金子,由于捡金(柬埔寨、金边)子耽误了时间,当到诊所的时候,诊所人员已满,诊所门外牌子上写着“后来人员免内(缅甸、内比都)”【反馈、拓展】学生上讲台前指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东南亚空白政区图,说出各个国家和首都的名称。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拓展资料和反馈练习:【过渡】通过读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那么东南亚到底位于世界的哪里呢?【自主探究四】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阅读课本36页图2—3,完成下列活动:1.找出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2.用笔描出穿过东南亚的重要纬线:赤道和北回归线3.应用第一章学过的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总结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并在小组内交流【进一步引申】东南亚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而“十字路口”的咽喉就是马六甲海峡。通过读课本图2—1,2—3、2—4,完成以下活动题:1.马六甲海峡的位置2.马六甲海峡周围有哪三个国家?3.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有何重要性?【播放视频】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马六甲海峡交通位置的重要性【过渡】从纬度位置来看,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因此该地理区域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自主探究五】东南亚的气候阅读课本第7页图1—7,完成下列活动: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学以致用】假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