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年级七年级课时安排第周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的处理与分析运用青藏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能够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多媒体辅助手段及教具电子白板、地图册通案内容设计个案内容设计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步骤1.目标定向:一、世界屋脊1.青藏地区的景观,青藏地区的地形。2.青藏地区的气候及成因。青藏地区是江河发源地。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分布。2.青藏地区农产品的特点。3.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三、江河的源地1.三江源的位置,中华水塔2.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四、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为什么要保护三江源?2.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及三江源地区的保护。2.自主梳理:学生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进行滚动复习,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梳理归纳成串。让学生把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的复习。3.问题导学:以小综合题为主,纵横联系,知识内外交叉,多角度,一、世界屋脊1.青藏地区的景观2.青藏地区的地形。3.青藏地区的气候及成因。4.青藏地区是江河发源地。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2.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分布。3.青藏地区的灌溉农业。4.青藏地区农产品的特点。5.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一、江河的源地1.三江源的位置2.中华水塔3.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为什么要保护三江源?2.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3.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多层次,适当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4.典题训练:5.点拨引领:课堂练习《填充图册》《伴你学》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你获得哪些知识?获得哪些技能和情感?小组交流。板书设计反馈记录或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