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出师表》学习目标:1、能正确译讲课文6-9段。2、能背诵课文6-9段的解释翻译。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译讲课文第6-9段)(一)先学首先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1、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一边小声读课文6-9段,一边看课文下的注释练习翻译。如有疑问可查工具书,或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2、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二)后教1、师:接下来,我们开始译讲比赛。2、出示译讲方法:举手获取译讲机会。每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逐词解释(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最后翻译整句。其他同学做修改或补充。3、指名译讲,发现错误,其他学生更正;若还不对,师更正,并适当板书生译错的词。学生可能译错的地方:4、学生自由翻译一遍,还不懂的请教同学或老师。5、生齐读6-9段。三、第二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内容6-9段1、自学指导请同学们一边小声读课文一边思考下列各题。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1)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怎样的情感?(2)在诸葛亮提的建议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2、生思考讨论,师巡视,了解学情3、检查自学效果。(1)叙先帝“三顾茅庐”一事,以“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称颂先帝的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概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他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明确: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刘备父子之情。(2)亲贤远小是主要的。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为了说明亲贤远小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的历史事实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息痛恨桓帝、灵帝昏庸吴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计日可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4、生齐读课文。2、学生自背,抽背五、当堂训练(见课件)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