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酸碱盐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性物质颜色的变化情况以及物质pH。2.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3.根据组成会判断酸、碱、盐,知道常见酸的特性,并根据性正确使用。4.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正确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发生。重点1.知道常见酸的特性,并根据特性正确使用。2.掌握酸的化学性质。难点1.知道常见酸的特性,并根据特性正确使用。2.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教法和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知识回顾1.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由色变为色,遇碱性物质由色变为色;酚酞试液遇酸性物质色,遇碱性物质由色变为色。pH>7,溶液呈性;pH=7,溶液呈性;pH<7,溶液呈性。正常雨水呈性,pH的降水是酸雨。2.酸、碱、盐的组成:酸(氢离子+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氨水除外)、盐(含和,铵盐除外)。3.浓硫酸有性,可作剂,浓硫酸溶于水会,稀释浓硫酸应将慢慢注入中,并用不断搅拌。浓盐酸有性,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可观察到瓶口有。因此1.分类学习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思想,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A.H2、O2、N2B.HCl、H2SO4、NaHSO4C.NaOH、KOH、NH3·H2OD.NaCl、NaHCO3、NH4Cl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C.pH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于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观察3.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①酸与指示剂作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②酸与活泼金属Fe+2HCl=FeCl浓盐酸、浓硫酸都应保存。浓硝酸因见光分解,通常保存在瓶中。二、思考与交流1.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以下验证“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3.等质量作用↑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Fe2O3+HCl=FeCl2O④……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2)讨论交流:①小林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元素,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填序号“①”、“②”或“③”)。②你告诉小林,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如(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3)反思: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都含有离子。的三种金属A、B、C和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顺序是。4.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1)图中M应为类物质(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反应生成。三、总结与反思1.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度与pH是什么关系?2.你有哪些方法鉴别浓硫酸和浓盐酸?3.稀硫酸、稀盐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它们还具有各自特殊的性质?板书设计作业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