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游园不值》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这首诗根据注释,对于学生来讲可以说很容易理解。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感受到了这一枝伸出墙的红杏安抚了作者扫兴失望的心情,一枝红杏也让作者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知识与能力目标】1、看注释理解《游园不值》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2、想象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3、拓展积累其他的几首描写春天的诗和句子。【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美丽的景色中,体会作者欣喜的感情。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教学难点】1、想象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2、赏析诗中名句。1、关于作者及写作风格;2、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无数的诗人或者把视线落到人间的悲欢离合,或者把视角指向描写战场的血腥场面,或者把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于是给我们留下了令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滋补精华素——古诗,今天我们欣赏宋代的诗人叶绍翁的诗,看看他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精华。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见课件)二、自学要求:1、查看注释,查工具书,结合诗句,理解重点词语。2、联系词义,看插图,想全文,理解诗歌内容。三、理解诗题: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四、品诗意:这四句诗都写了什么内容,我们来品一品。五、名句赏析:1、这一首诗中哪句写得最好?为什么?2、由此你联想到朱自清先生怎么描绘这美景的呢?3、由此你又联想到哪些描绘春天的古诗呢?这首诗的确好,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知道吗?叶绍翁在创作这首诗时最后两句原先是这样的。比较:春色满园关不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开得艳。一枝红杏出墙来。品味一下,现在的诗好在哪儿了?六、课堂总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开。”诗人虽然“游园不值”,但已从“一枝红杏”看到了“关不住”的春天,这充满勃勃生机的浓浓春意让诗人赞叹不已。七、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这首诗。2、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