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下册 16《与朱元思书》教案(2)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下册 16《与朱元思书》教案(2)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4
七年级语文下册 16《与朱元思书》教案(2)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4
七年级语文下册 16《与朱元思书》教案(2)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4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一、导入背诵导入。二、深入探究合作讨论:作者是怎样体现水之“异”和山之“奇”的?明确:异水:(1)抓住水的特点进行描写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多角度描写。①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②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3)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体现水的湍急。奇山:(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描写山高林密,峰多幽静(2)多角度描写。①动静结合。②虚实结合。视觉角度——高山寒树,轩藐成峰听觉角度——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3)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三、体会作者情感提问:本文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明确: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四、品味语言美。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明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明确:“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明确: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明确:“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明确:“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明确: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明确: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小结: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五、拓展积累古诗文中的“山水”1.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南朝)刘义庆2.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南朝)王融3.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南朝)陶弘景4.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唐)崔颢5.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唐)杨凝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焕7.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9.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宋)苏轼1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11.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元)郑元祜12.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明)李攀龙六、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练习题。板书设计:静(详)动(略)水色——水皆缥碧水深——千丈见底水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湍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异水奇山视觉听觉清澈山高林密峰多幽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册 16《与朱元思书》教案(2)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