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课时2)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3)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3.知识目标: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被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教学重、难点】(1)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2)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思考题:“四种基本情绪中,喜是有积极影响而无消极影响的,而怒哀惧则是只有消极影响而无积极影响的。”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总结情绪犹如一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之分,不是单方面的影响,但需要把握一个“度”。(例如:乐极生悲(可以运用《范进中举》的例子加以说明)、化悲愤为力量、适度的紧张对于自己正常水平的发挥是很有帮助的。(体育竞赛中,即使是刘翔等体育明星参加比赛也会紧张,所以同学们不能说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到现在久经考场,经过考试无数,一点都不紧张,如果太放松就会影响我们正常水平的发挥)。所以我们应该懂得高兴的时候不能够得意忘形,伤心的时候也不要伤心过度。)(师)所以,情绪的好坏与否,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学会去把握情绪的“度”,学会调控情绪。引出第六课第二框。第一环节学生自学1.学习目标:(1)懂得情绪是否需要调控,为什么?(2)了解青少年的情绪特点;(3)明确情绪与态度的关系;(4)知道排解不良情绪的具体方法。2.自学指导(6分钟)P64—68问题思考:(1)为什么要调适情绪?尤其是对青少年。(2)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什么来改变情绪?(3)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有那些?(4)当我们发泄自己的情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二环节检测自学一、情绪是可以调适的1.为什么要调适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结合课本P65案例故事)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因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花季。我们拥有五彩缤纷生活的同时,也经历着丰富的情绪变化。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消极、无所事事,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如何理解?)【想一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否有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所以,情绪需要调控,对任何人都一样,对我们情绪多变的青少年来说,则更应如此。2.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什么来改变情绪?【案例故事】老奶奶晴天“愁”、雨天“愁”——晴天“乐”、雨天“乐”。(链接P65)思考:老奶奶情绪变化取决于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紧密相连。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往往会有更多积极健康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启示:生活中不如意有十之八九,如果我们只想着不开心,那很多时候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但如果我们不开心,更多地想着原来还有很多开心的事情。例如,最近冷暖变化无常容易感冒,结果就有同学感冒了,每天睡觉的时候鼻塞、上课的时候鼻塞、吃药的时候郁闷,为什么感冒的总是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如果同学们懂得换一个角度想想还好不是甲流,那么心情就会好多了。又如,学生去游玩期间,丢失了钱包和手机等等,如果你只想着“哎呀,我怎么会把钱包和手机丢了呢?回去该怎么跟爸妈交待啊?”那你肯定一整天都会不开心,甚至于一个星期、一个月都会不开心;但如果你转念一想“还好我没把自己给丢了。同时也提醒自己“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以后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就行啦。”又如,一次平时考得不好,如果你想着“还好这次不是中考,我还有很多改进的时间和机会”等等,结果就自然就不尽相同了。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它积极的一面,关键在于你怎么想,怎么看。看待问题的角度就决定了我们的心情。二、排除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