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意思篇一:空的读音“空”有kōng、kǒng、kòng三个读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空”字教材没注音,照常规,人们大多读“kōng”。是吗?《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等比拟权威的工具书均未见附此例。《中国百科网·新华字典”》注:【空乏】kōngfá〖destitute〗缺少财物,指贫穷;又注:【空】kòng动词,使之困穷,附例“不宜空我师。”据此,人们大概能够理解为:“空乏”一词既能够读为kōngfá又能够读为kòngfá,而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是应读为kòngfá的。资寿林主编的《学生文言文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年5月版)167页的解释是:【空】kòng,动词,使遭到贫困。附例“饿其体肤,~乏其身。”陈复华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版)的解释是:【空乏】kòngfá,穷困缺乏。附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他工具书的解释不再罗列。查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且有注释的书籍十一二本,只发觉有一本书对这个字注了音。这本书是宁鸿彬主编的《初中文言文详解》(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文中的解释是:“空(kòng)乏:空缺贫乏。此处描述词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经受贫困’。”探究学咨询其乐无穷。在查询考证“空”一字的读音咨询题时,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令我欣慰不已,同时还有几分惭愧,那确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句话的“空”也应读kòng,是动词,意思是“清洗;清洗”。此前我教学生读了10来年的“kōng”,真是不学不明白,一知吓一跳啊!上述这些咨询题使我想到了教材中的类似注音应该明确却没有明确的诸多例子,如《世说新语》两那么中的《咏雪》一文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句的“差”应读chā,是“大致,差不多”的意思;《智子疑邻》中的“邻人之父”句中的“父”应读fǔ,意思是“老人”;《口技》中的“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句中的“觉”应读jiào,意思是“睡醒”;《庄子》故事两那么中的“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句中的“吓”应读xià,意思是“恐吓”等等。这些字的读音我都讲究过,同时拿这些字的读音来考过许多中学语文老师,结果是无一人能全部答对。这些咨询题我平时十分留意探究,但这个“空”字依然给了我特别大的打击,由此我不禁扪心自咨询:近30年的教学生涯,到目前为止还有多少像“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咨询题存在呢?我的心中真是没底!(本文刊发于《语文报·老师版·初中》2009年2月5日总第147期,并在中华语文网、语文网等网站推荐阅读,反响特别大,许多人来电来函发帖讨论教材上的有关字的读音咨询题。武雄伟)篇二: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总分值:150分,时间:100分钟)1、本试卷共27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3、本次书写分3分,希望同学们留意书写的工整、标准、美观。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山居秋暝》)2、悲伤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3、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4、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5、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6、“曲径通幽”源自“竹径通幽”一词,意思是。(2分)7、“潭影空人心”流露的诗人思想是。(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