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目录contents•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历史经验和教训0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社会背景思想条件经济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壮大。030201背景和历史条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学生和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者。五四运动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国民革命标志性事件和历程0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经验和教训。01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新中国。02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02国共十年对峙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随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而国民党则进行大规模的清党行动,导致两党关系紧张。此后,国共之间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背景国共两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分歧和矛盾不断加深,同时两党在争夺国家政权和领导权方面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此外,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和腐败问题也加剧了国共关系的紧张。原因十年对峙的背景和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进行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的统治。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加强了党的建设,提高了党的组织和战斗力。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实施军事围剿和政治压迫,同时加强了党务系统建设和思想控制,推行“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政策。国民党还试图通过改革和建设来巩固统治地位。国共两党的政策和行动影响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同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结果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十年对峙的影响和结果03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合作抗日正式形成。国共合作抗日期间,两党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国共合作的形成和过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国共合作抗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国共合作抗日,促进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国共合作抗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抗战胜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国共合作对抗日战争的影响和作用04历史经验和教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赢得了人民信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增强了革命力量。建立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通过开展武装斗争,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人民利益。开展武装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宝贵经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由于党内存在分歧和错误,导致党的领导力下降,革命事业受到损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在理论建设上存在不足,未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导致理论指导的缺失。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建设优于共产党,因此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