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上好新授课如何上好新授课XX县教师进修学校:21:课型种类中小常见课型新授课:直接型间接型复习课:梳理型习题型自习型专题型测试课:试卷型动手型讲评课:习题型试卷型32:什么叫完整一节课完整一节课=课前+课上+课下教学八大流程:备课复案上课作业反思辅导练习补漏课堂八大环节:1:课上复检2:创设情境3:两点突破4:环节过渡5:课堂练习6:课堂小结7:启发引导8:知识梳理41:备课(课前)备课:1:备课形式:1、学年备课4、课时备课2、学期备课5、课前复案3、单元备课6、课后反思2:备课内容:1:教学内容:教材课标说明教参2:接受主体:学生3:教学方法:教法:学法:看书、听讲、背诵;提出、猜想、设计;观察、分析、思维;逻辑、归纳、总结;概括、推理、想象;想想、议议、做做;阅读、思考、表述;观察、动手、实验;合作、探讨、交流;(信息)获得、处理、论证;计算、变形、提高。返回主线5(1):备教材标准说明教参1:粗备:教材标准说明教参,纵观全局,逐一确定: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尺度、教学方法。2:精备精备教材,逐一确定:教学顺序、编者意图、教学难点、插图含义内涵外延、两题变形、教学补充、知识补充3:具体方法(1)钻研教材:大—>小、粗—>细。对教材的“三读”A、通读:了解整个课程的概貌,掌握课程的全部内容,纵观全局把握中心,编写学年(期)计划B、熟读:按教材编排顺序,熟读每一单元,把握各章、节、知识点间的联系,达到循序渐进、分散难点的要求——编写单元计划C、精读:仔细精读每一课时(注意:1节=1课时?),衡量知识点的深广度、能力的生长点、科学性要求,适当的补充新的内容和生活实例,仔细考虑相应的教学方法——编写课时计划(教案、教学设计)6(2)分析教材:(在“三读”的基础上)A、分析教材的系统性,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抓住其要点——学科的思想方法。B、分析教材中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课才有生命力,学生才爱听。1与自然界的联系(当地的环境。。。)2与生产实际的联系(人文、经济。。。)3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尤其是学生的活动..)C、分析教材中要培养的基本技能(科学方法、探究手段、实验技能。。。)D、分析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辨证唯物、爱国、环境保护。。。)7(2):备学生1:教学难点2:难点突破3:知识占有(做好充分连接)4:接受能力(消除接受障碍,搞好课堂设疑)5:学生差异(搞好分层教学)(给学困生机会)6: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背景7:了解班级基本情况8: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意见总之落笔之前一定弄清: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83:书写教案:表现形式:文本法表格法流程法最好用流程法。好处:简捷直观方便驾驭便于复案青年教师写详案,老年教师可以写简案,人人必须有教案!要求:不论新老教师书写教案的时候一定做到1、目中有人(学生)2、心中有书(教材)3、手中有法(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具)4、口中有辞(话怎么说举那些例子……)9(3):备教法①目的:教书育人,培养能力。②原则:古代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温故知新原则等。现代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课改后教学原则:教学课程内容新----注意热点的性原;教学目标转化大----注意发展性原则;教学方法有弹性----注意多样性原则;教学侧重有调整----注意主体性原则;③方法:一直以来人们传颂的五线法就是(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无论单纯的哪一种方法都具有:抑制性局限性呆板性淘汰性。单一的方法是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10课改后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