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教育观的关键:教育目的,教育为了什么素质教育观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线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增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方针的关键部分:全面发展)4、素质教育是增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关键:创新教育)Tip素质教育是终身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初衷——纠正“应试教育”现象概念提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素质教育:规定——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特殊性——包括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初中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高中是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素质教育的目的:1、增进学生身体发育2、增进学生心理成熟化3、造就平等的公民4、培养个体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理解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定:(1)面向全体学生(2)增进学生全面发展(3)增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发展(4)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途径有:(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行素质教育发明条件。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措施有:(1)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师德素养)(2)将教育目的贯彻到教学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4)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主线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开发人的身心潜能,重视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主线特性的教育。2、为何要实行素质教育?(1)实行素质教育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行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行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教师的)学生观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根据。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友好、充足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络的2、旧式分工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发展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也许和基础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均有潜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学生为本)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2、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起点,3、必须以增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为本”也就是所有学生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正公平的原则学生观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主线属性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处在主体地位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与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①规律性——次序性(教学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教学要扬长避短)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②巨大的发展潜能——用发展眼光看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规定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中学生发展特点:自控力差;叛逆(自我意识凸显)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