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2、使学生了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科学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用途。2、难点:如何对遥感图片进行识读,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具学具准备:一些遥感图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一些材料(如剪报,图片等)。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方法六、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什么是国土?什么是国土资源?什么是国土整治?我国国土整治面临哪些困难?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如何?(找同学逐一回答)[导入新课]刚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那么同学们想想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它们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它们在国土整治中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叙述]那些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应用呢?现在我们来熟悉一下。[板书]一、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讲解]同学们听说过“千里眼”“顺风耳”吗?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现在已成为现实。这就是遥感,能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的技术。例如某地发生森林火灾的时候,由于着火的树木温度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温度高,他们在电磁波的热红外线波段会辐射出较多的电磁波能量。如果这时正好有一个载着红外波段传感器的卫星经过该地上空,在传感器拍摄到的用心爱心专心影像上,着火的森林就会显出更亮的浅色调。当影像经过处理,可谓及时调遣消防力量提供依据。这个例子简单的说明了遥感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请你对照课本的内容说说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板书]1、遥感技术及主要环节:[归纳]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地球上的每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的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遥感技术通常由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及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通过高空或外层空间各种运载工具上的传感器(摄影机、扫描仪、雷达等),接受来自地面目标物的电磁波(发射或反射)信息,经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实现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这样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就是遥感技术。遥感平台,在上面的例子终究是微型了,它的作用就是稳定地运载传感器。除了卫星,常用的遥感平台还有飞机、气球等;当在地面试验时,还会用到地面三角架这样简单的遥感平台。传感器就是安装在遥感平台上探测物体电磁波的仪器,是遥感的关键装置。针对不同的应用和波段范围,人们已经研究出很多种传感器,控测和接受物体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的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传感器会把这些电磁波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原始图像。原始图像被地面接收站接收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才能提供不同的用户使用,他们才能用这些处理的影像开展自己的工作,如上例中的森林灭火工作。[板书]遥感技术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功能接受物体和环境的电磁波辐射收集、传输信息接收信息,分析处理信息专业图件或统计数字[讲解]请同学们看图2.4—2.7。图2.4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有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图2.6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图2.5是卫星遥感影像,同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图2.7能更清楚地显示当时该地区淹没地区的分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遥感平台得到的影像,在经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我们就能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洪水淹没的情况。[板书]2、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