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知识1、河流与人类的关系课题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型新课授课教师授课对象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4、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难点: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教具课本插图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教学过程设计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知识结构气候水系矿产资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防洪效益航运价值提高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水质提高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早期开发及其结果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9世纪后期开始掠夺式开发地形土地退化旅游业成为流域一项重要收入做好土地利用规划教学过程教①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尼罗河文明、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②大河两岸多是人口、城市稠密地区。2、流域和水系:图3.14流域(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3、流域的特性——特殊性、整体性。流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二、河流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图3.15(学生读图填表)组成部分重要性保护重点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应保护它的植被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三、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1、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影响)水力丰富;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突出(分析水力丰富与否从两个方面分析:河流水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2、气候——(图3.16)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相对较少。学习方法:(描述气候特征:从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着手。对气温的描述可参考下列数值指标:描述酷寒严寒寒冷温和温暖炎热月均温℃-30℃∽-34.9℃<-20℃<0℃0℃∽15.9℃16℃∽19.9℃>20℃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矿产资源蕴藏流域的自然背景河流的利用方式流域的开发方向学过程P56思考: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会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冬末春初多降水,河流在这个季节径流量也最大,其中3月份水位最高;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在这一埋藏也最小,进入枯水期,其中以10月份水量最少。2、从诺克斯维尔市气温降水柱状图看,田纳西河流域水热条件的匹配并不佳。冬末春初多阴雨,光照少,不利于作物的播种和生长;而在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正是需水量最大的季节,而该季节降水不足,极易形成旱灾,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成熟。解决的措施就是发展农田灌溉。田纳西河水量圈套,能够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3、水系——对航运影响⑴有利——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⑵不利——河流落差大;水量很不稳定。学习方法:分析内河航运发达的条件——发达——水量大;水量变化小;经济发展程度高不发达——水量小;水量变化大;经济发展程度低P56思考:田纳西河进入枯水期时,因水位过低,使吨位大的船只不能通航,将大大影响客货运量。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