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温及降水的影响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从赤道到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气压带或风带气流或风向气温特点降水特点对气候的影响极地高气压带(2个)下沉气温低降水少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上升气温较低降水多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下沉气温高降水少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上升气温高降水多湿热极地东风带(2个)东北风或东南风气温低降水少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西南风或西北风气温较高降水多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东北风或东南风气温高降水少干燥(2018·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1~2题。11.甲、乙两地气候相比()A.1月降水甲比乙多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C.7月气温甲比乙低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2.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A.西北风的影响B.副极地低压控制C.沿岸暖流影响D.盛行西风的控制答案1.B2.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特征的判读与气候成因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1月降水甲比乙少,故A错误;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故B正确;7月气温甲比乙高,故C错误;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大,故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第2题,读图可知,乙地7月为夏季,气候特征为高温少雨;1月为冬季,气候特征为温和多雨,故乙地为地中海气候,位于亚欧大陆40°N附近大陆西岸。1月降水多主要是因为受盛行西风的控制,故B错误,D正确;北半球的西风风向为西南风,故A错误;乙地海岸为加那利寒流,故C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3.(2018·4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图1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材料二图2为图1中甲、丙两地不同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图。分析图1中甲、丙两地降雨较多三个月降水成因的异同。2答案同:地处迎风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异:甲地受东北风影响,丙地受西北风(或北风)影响。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甲、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都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甲、丙两地会分别受到所在半球的信风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地位于东北信风带,由于地形对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抬升,降水较多;丙地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风,由于地形抬升,降水增多。4.(2017·11月浙江选考)读“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完成问题。甲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沿岸夏季的降水特征是________。答案直布罗陀少雨(2018·嘉兴期末)右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大陆西岸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A.①⑤B.②⑥C.④⑦D.③⑥答案1.C2.D33.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答案A考点二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的影响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①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②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2)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2)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季风类型风向成因性质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暖湿润冬季风西北风寒冷干燥4南亚季风夏季风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温暖湿润冬季风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暖热干燥教材金句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1.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北半球)2.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亚洲出现了典型的季风环流。1.(2017·4月浙江选考)根据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