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在引言部分简要说明了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建设的关系,并以我国交通运输较为薄弱的西南区为例分两节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一节“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从西南区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西南区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说明了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区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节“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首先以南昆铁路为例,详细分析了西南区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展示了南昆铁路建成后在带动西南区进行优势转化、脱贫扶贫、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巩固国防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交通面貌进行了对比,说明国家在加强西南区交通建设上作出的积极努力以及达到的效果。最后找出了交通运输建设制约西南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交通运输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教学思路设计1.本课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西南区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时,选用了南昆线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配合了丰富的图像资料,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以及学生对问题认识的直观性和深入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文字和图像资料,提取有用信息,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理解问题。2.由于课文中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生活情景,这就为学生广泛收集学习参考资料并进行讨论式学习提供了基础。因此,课前教师和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形式收集相关的实例或图像资料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佐证,并为学习中的讨论和交流提供信息材料。3.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整个过程以文字、图像材料的判读、分析、评价为主,教师进行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学法指导为学生建议收集资料的渠道;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指导图表的阅读和分析;知识归纳总结训练;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西南区的铁路运输网,理解西南区积极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面貌的变化;理解西南区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能力目标:通过对南昆铁路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尝试对西部开发战略中交通运输建设提出发展设想和建设性意见。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用心爱心专心判读西南区的铁路运输网图;分析发展西南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各类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西南区交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画面1]成都火车站候车大厅和广场上密密麻麻的等待出川打工的人群;火车上,每节车厢拥挤的人头,过道上、车厢衔接处甚至厕所里都挤满了人;爬火车的人。[提问]同学们,从这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1.四川人口多。2.四川的广大农村不富裕,劳动力又多,农民们都想到沿海地区去打工。3.铁路运输是目前客运的主要方式。4.铁路的运载能力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教师引导]画面中虽然展示的是四川成都火车站的场景,但它却是西南区三省一市的缩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南区经济与沿海地区的差异,同时也反映出西南区交通建设不能满足客货运数量的增长需求,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讲授新课】[多媒体演示画面2]10.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课题)[多媒体演示画面3]展示西南地区铁路网络图(南昆线建成以前),主要铁路干线闪动,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铁路名称。[引导观察]西南区还有哪些地方没有铁路?西南地区铁路网由哪些铁路干线组成?(川西、滇西、黔北以及西藏等地区还是铁路空白区;西南区铁路网由成昆、襄渝、川黔、黔桂、湘黔、贵昆线等干线组成。)[提问]一个同学暑期想从昆明到广西北海去旅游,选择走铁路,请同学们为他设计路线。[结合以上观察和旅游线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