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34讲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教案VIP免费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34讲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教案_第1页
1/13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34讲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教案_第2页
2/13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34讲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教案_第3页
3/13
第34讲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1)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目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影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类型可持续利用措施土地资源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妥善保护森林资源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海洋资源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治理污染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协调人地关系①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②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1③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④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2)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教材金句坚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目的经济活动生态化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环境效益资源持续利用,减少工业污染来源经济效益改造技术,调整工业结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原理生态系统原理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大农业,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目的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典型代表留民营的生态农业(2018·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完成1~2题。1.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①提高土壤肥力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减少产品种类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A.青海省B.河南省C.湖南省D.广东省答案1.A2.B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实施清洁生产后,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①正确;生产流程延长了,产品的种类增多了,③④错误;但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②正确。故选A。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酒精生产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原料,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湖南和广东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河南大部分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是主要的玉米产区,故选B。(2017·11月浙江选考)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浙江省解决当前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经过近几年努力,五水共治成效显著。完成3~4题。3.下列有关浙江省水资源、水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治污水压力较小B.平原地区排涝压力较大C.丘陵山区的防洪压力较小D.沿海岛屿供水压力较小4.有助于治理污水的措施主要有()①发展“种—养—加”农业循环经济②促进分散的工业企业集聚发展③鼓励工商业资金投向农业④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3.B4.A解析第3题,浙江省经济发达,沿海地区的水污染较重,故治污压力较大,A错;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故平原地区排涝压力较大,丘陵山区的防洪压力也较大,B对,C错;岛屿面积小,虽降水多,但蓄水能力很差,供水压力大,D错。第4题,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减轻环境污染;分散的企业集聚发展,有利于减少污染和集中处理污染物;投资农业发展和提高工业比重,对污染没有必然的影响。(2016·10月浙江选考)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成5~6题。35.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汇集灌溉余水6.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A.推广耐盐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34讲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