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七年级上册8.2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会说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会识别一元一次方程。能力目标:经历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过程,体验估算方程的解的方法。情感目标:经历用不同方法建立方程模型过程,体验数学化的意义。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会识别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探索。教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将问题“数学化”建立方程模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归纳的教学方式。学法: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教具:纸,剪刀。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师:想知道我的年龄吗?我要先知道你们的年龄。生:说出自己的年龄12,13,或14。师:我比13岁年龄的3倍少5岁。生:34岁。师:能算出我女儿的年龄吗?我比她年龄的三倍多4岁。生:用各种方法计算。二:引出课题:(板书:方程)三:旧知回顾:1、方程:2、方程的解:3、方程3x-2=x+2的解()A2B-1.5C1.5D-24、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升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00厘米?四:新知探究(一)实验探究:生:读实验过程。师:课件演示。生:四人一组,一人剪纸、一人摆放、一人填表,组长总指挥协助完成。师:指导,启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分别共剪得多少张纸片?师:剪纸过程中有什么规律?第六次呢?第七次呢?…(2)如果剪了x次(x为正整数),那么共剪得多少张纸片?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学交流。师:第一次4片,以后每剪一次多出3片。(3)如果剪得的纸片共64片,一共剪了多少次?你怎么解决?师:剪x次得64片。(二)观察总结:3x+4=34,40+15x=100,3x+1=64,4+3(X-1)=64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方程,,像这样的方程叫做方程。师:举例说明定义中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注意:方程:有未知数的等式。一元:一个未知数,未知数可以是x,y.z等。一次:未知数的指数是1.师:回扣情境:3x+4=34是什么方程,完整课题。生:举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五:巩固新知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5x=02)1+3x3)=4+y6)x=65)3m+2=1-n6)2X-1=02、若2—3=8是一元一次方程,则n的值为()六:能力提升;七:学以致用:怎样求方程4+3(x-1)=64的解呢?回顾方程的解的定义。X(次)纸片数(片)与64片比较第一次估算1031少了第二次估算第三次估算师提示:两边逼近,锁定目标。3、某长方形的足球场,周长为310米,长和宽之差为25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用估算法求足球场的长和宽。八.达标测评4.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2x-1=0B2x-y=3CD4(x-1)=2(3y+1)5.已知,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_________.7.某班学生为灾区共捐款131元,比每人平均2元还多出35元,设这个班的学生有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估算出x的值为______九:总结反思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小组之间交流。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识别一元一次方程;2、用估算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3、应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十:布置作业(1)课本163页习题8.2A组1、2题;(2)能力训练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