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2017级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平1-4]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构建][主干知识整合]一、陆地自然带1.成因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3.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易误辨析]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是一一对应关系吗?提示不是。同一种气候类型可能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形成温带草原1带和温带荒漠带。同一个自然带可能发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发育在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太阳辐射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水分海陆分布中纬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水热状况地形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特别提醒自然带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并不存在明确的界线。由于不同自然区域间的水热条件具有过渡性特征,自然带之间也相应地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易误辨析]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总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吗?提示不一定,南北美洲西海岸的自然带是南北延伸,南北更替。三、非地带性现象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2.具体表现实际分布的自然带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离岸风;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2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例1】(2017·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错因诊断]第(1)题:区域定位不准确;不能熟练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第(2)题:对热量与光照这两个因素的区分不够准确。[解题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文本信息“我国东部地区”;“2017年3月25日”;“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图像信息“右图中杂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第二步,思维路径:第(1)题,据“我国东部地区”可排除C项;据“2017年3月25日”,“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春季刚到有新叶;据“右图中杂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可推知其属于冬季落叶的植物。第(2)题,一般以积温作为热量条件的衡量标准,因而影响常绿灌木是否安全过冬的主要自然因素为气温,影响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第三步,筛选答案:(1)B(2)A1.影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3因素基础热量水分分布特征图形描述文字描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