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有哪些?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其中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商业区大多呈块状或条状,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中小城市多位于市中心,大城市可能有多个商业区)。2.城市中心为什么会形成商业区?位于市中心,通达度高,地租水平最高,而商业的付租能力最强,所以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形成商业区。3.商业区为什么要分布在市中心?因为分布在市中心有便利的交通(交通最优原则),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市场最优原则)(所以在城市中心附近交通不便捷,即通达度不好的地方也会形成住宅区的分布)4.外围商业中心分布在什么地方?分布在市中心外围的道路交汇处,这里是地租的次高峰(地租等值线外凸的地区)5.中心商务区的位置、著名的中心商务区(CBD)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征?中心商务区通常分布在城市的交通最便捷的地区(未必是城市的中心)世界著名的CBD有美国纽约曼哈顿去、日本东京新宿区和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等。它们的特征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分区明显(在水平发展方向上中央是商店,周围是办公场所;在垂直方向上较低层是商店,较高层为办公场所,可以看出两种方向上的分异基本相同)6.影响住宅区的社会因素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宗教和种族影响住宅区的分化7.住宅区的类型和分布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有哪些?两种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通常背向发展。低级住宅区:主要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即城市中心区的边缘(或者商业区内的交通不便的地方,因为这里不是商业的最佳区位,通达度低)。优点主要是为了便于工人上下班和接近市场,方便购物。在西方发达国家,这里原来是高收入人的住宅,后来因为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等、环境差等问题,在小汽车的推动下,变成了低一级收入的住宅,现在大多破落而成为贫民区高级住宅区:通常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位于市中心外侧,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势高,接近绿化区或风景名胜,或沿海地区,环境优美8.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工业区通常分布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围的交通干线旁,互相集聚获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9.历史因素在城市功能分区中的影响?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如北京市中心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行政区),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如市中心的文物等),当然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如有许多有污染的工厂从市区迁移到郊区)。用心爱心专心10.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都有影响,但只表现在局部方面,或者表现在发展进程中的某个阶段。而经济因素的影响却是整体的、自始至终的,特别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点理解课本“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图:随着与市中心的距离增大,地租水平(付租能力)下降最快的是商业(受到与市中心距离影响最大),其次是住宅(受到与市中心距离影响较小),最慢的是工业(受到与市中心距离影响最小);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只有付租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才能租用。因而一般在地租最高峰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峰的道路相交处形成了商业区和外围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了住宅区;在地租较低、交通发达的其他地区则形成了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两个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的高低。11.城市空间结构模式①同心圆模式(成都):在平原地区,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城市形态集中紧凑。②扇形模式(沈阳):在私人小汽车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呈扇形或锲形向外扩展的趋势,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路线延伸。③多核心模式(淄博):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