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5课时习题课)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2.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特点熟练地选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它的解?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两种方法?它们的实际是什么?3.举例说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情况下用代人法,什么情况下用加减法?[当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为l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时,用代人法;当两个方程中某人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二、课堂练习1.方程2x+39=3与下面哪个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是A.41+6y=-6B.x-2y=5;C.3x+4y=4D.以上都不对2.方程组的解是否满足方程2x+3y=-5?[满足,解法一,先求出方程组的解为把x,y值代入方程2x+3y=-5的左边,左边=2×+3×(-)=-5=右边,解法二,不用求解,因为方程2x+3y=-5,是方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得到的,所以方程组的解必满足方程2x+3y=-5]3.解下列方程组应消哪个元,用哪一种方法较简便?(1)[消x,用代入法,由②得x=y再代入①](2)[消x用加减法,①×②-②](3)[整体代入,消y,由①得3x+2y=2代入②]4.解方程组(1)(2)(3)探索简便方法:(1)可以用加减法,①-②×2,也可以用代人法,由②得3x=l0-2x,代人①得2×(10-2z)+5z=25.(2)原方程组先整理为除用加减法解外。注意到这两个方程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因此③+④得7x-7y=0即x=y,再用代入法求解。(3)可以与(2)一样先把原方程组整理,也可以直接加减.5.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1)(2)(3)三、作业教科书第39页复习题l、2、①②③。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复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解题方法,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通过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难点: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提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几种方法?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当方程组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是1或一个方程的常数项为零时,用代入法较方便;当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或成整倍数时,用加减法较方便。二、课堂练习(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已提前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并解答每一个题,不明白或不清楚的问题在题目上做好标记,以使本节课上重点听讲并解决之)1.已知四个方程组:(1)分别指出每一方程组比较简捷的解法()(A)利用①,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再代入②;(B)利用②,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再代入①;(C)用加减法,先消去x;(D)用加减法,先消去y;2.用适当方法解下列各方程组:3.已知|x+y|+(x-y+3)2=0,则x、y的值分别是()A.B.C.D.5若方程组的解是方程2x2+2mxy+y2=16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A);(B)28;(C);(D)-6.思考题:①②若方程组无解,则a,c的值是()(A)a=2,c=14;(B)a=2,c≠14;(C)a≠2,c=14;(D)a≠2,c≠14(第1小题由学生口答即可,教师做些必要补充;第2题应让四名学生板演,教师与学生共同讲解并做小结;第3、4、5题应请三名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如有不妥之处,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对于思考题,应首先由加减法去一个未知数y,得(a-2)x=c-14,考虑到方程组无解,就是这个方程无解,故当a=2,c≠14时满足这一条件)三、师生共同小结首先,让学生回答,代入法和加减法解方程组的实质是什么?然后,教师列出以下框图,以示说明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代入、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四、作业1.解方程组:2.当x=2和x=3时,二次三项式x2+px+q的值等于零,求p,q的值3.解方程组:课堂教学设计说明由于选择适当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本节课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之一故教学设计时,通过例题分析、提问、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确定解题方法为解好三元一次方程组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