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逆城市化的成因分析。4·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中,提高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2·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学会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2·在分析当前城市化一些不良倾向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教学重点】我国城市发展趋势;逆城市化【教学难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准备】自制PPT。收集反映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谈自身体会:从生活习惯、劳作方式、交通运输城乡差距等方面讨论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板书)案例一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地理组wutanglin编写联系方式:wutanglin624@163.com21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绿色奥运公交车成为城市主要污染源:环保部门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公交车占了很大比重,成为城市空气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公交车上路运行时间长,从凌晨一直到夜晚。频繁起步停车,怠速时间也长。去年8月17日至20日,北京试行单双号交通限行4天,机动车减少上路40%,与机动车直接相关的污染物下降15%-20%。作为“绿色奥运”的措施之一,北京从7月20日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机动车减少上路50%,但各项主要污染物,仅比去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由于公交车不在限行之列,这两组数字充分说明了公交车在环境污染中的作用。环保部的专家认为,对一些大城市来说,公交车的节能减排比小轿车的节能减排更重要。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都采用了排放标准很高的公交车,但由于公交车的运行特点,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度依然居高不下。混合动力公交车有优势:要解决公交车的空气污染问题,最佳办法是发展没有污染的无轨电车。但是无轨电车必须空中架设电线,一些城市路况不符合要求,空中架线又影响市容,受到一定限制。其次就是发展新能源公交车。而在目前的新能源公交车中,电池燃料、氢动力离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技术比较成熟,成本相对不高的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则有很大优势。此次投放北京、天津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属于油电混合动力,在起步、低速和怠速状态下用电作为动力,在速度较高时自动转变为以油作为动力。这种油电混合公交车,起步、低速和怠速阶段不排放废气,克服了传统公交车的缺陷,更加节能和环保。完成教材第41页的活动。应该优先发展公共汽车和电车。①能够解决混合交通问题,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②减少了交通工具的多元化,能达到合理控制城市总体交通流量,便于管理的效果,从而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机率和违章率,有效保证道路安全畅通。③城市公交运量大、污染小、快速便捷,有助于城市生态和特色旅游文化的保留。组织学生归纳: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板书)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地理组wutanglin编写联系方式:wutanglin624@163.com22(1)气候:高强度和持续的经济社会活动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又还不同程度地影响这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2)河流:城市化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3)生态: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板书)(1)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2)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3)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原先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