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联系学习目标1.知道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3.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4.正确认识不同时期地域联系与交通变化的关系。思考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除了交通运输外,中学地理把通讯也包括在地域联系内容中。本节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如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及这些地域联系方式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第二,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教材首先以“牛仔裤的生命过程”这一探索活动引入。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前的生产活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的专业化导致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密切的联系依赖于地域联系的迅速发展,当前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交通运输是实现地域之间人与物联系的主要手段。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即公路、铁路、水路(海运和河运)、航空、管道。比较而言,它们各有其优点与缺点,并且分别适合于不同的运输情境。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比较五种运输方式的运量、运费、建设投资、连续性、灵活性、受自然条件影响程度等几方面,最终得出各种运输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和最适合的运输情境。运输方式特点适合的运输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公路最灵活的运输方式量少、鲜活物品、旅客的中短途运输水运运费最低、运速最慢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航空最快捷、运费最高远程客运、量少价高物品或急需物品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油气运输为主通信包括邮政和电信两部分,两者都是实现地域之间信息联系的主要途径,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邮政既可以实现信息联系,也可以实现物的联系。电信则只能实现信息联系。邮政是通过交通运输来实现的;而电信是通过电磁系统来实现的。商业也是实现地域联系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四个环节。收购是商业活动的前提,销售是终结,储存和调运是购销之间时空矛盾的缓冲器。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进行,某个用心爱心专心地点进行商业活动多了,则逐渐发展为市场,成为商业中心,商业中心往往形成商业城市。因此,商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分布”可以看出,中国大的商业中心同时也是本地区甚至全国最大的城市。通过“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分布图”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城市(大商业中心)都分布在交通枢纽上。这也说明了交通枢纽是发展商业中心或大城市的有利区位。再进一步说,交通运输会影响到城市(聚落的一种)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商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以武汉为案例,从时间的角度,遵循城市的“兴起—发展—扩展”这一线索进行分析。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形成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我国古代北方运输靠马车、南方则靠船。因此北方城市多建在大道会合处,而南方则往往沿河设城。武汉正是在河流的交汇处建立起来的城市。早期城市中人、物流的集散依赖于长江水运,所以城市用地也沿江呈带状伸展。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武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单一的河运被河运和铁路共同运输所替代。于是受交通的影响,城市用地从单一的沿长江扩展到沿江和沿铁路线或靠近火车站。此时的城市用地基本上沿交通运输轴(长江和铁路)发展。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也使武汉交通呈现多种运输方式协作的特点。此时的城市用地又不再局限于铁路或长江这一运输轴线,而开始向多个方向扩展。因此,城市形态也从单一到多方向、从内聚到沿轴呈放射状发展。交通运输可以实现人、物流的集散,而其集散地点即为商业网点。因此,交通运输也会影响到商业网点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也是从时间角度,遵循商业网点“形成—发展”这一线索来分析的。商业活动实现的是地域之间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