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1)标准解读本条“标准”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等。(2)教学重点•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3)教学目标•说出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海陆气压分布的影响;•说明南半球气压带纬向分布较北半球明显的原因;•举例说明冬夏海陆气压中心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说出什么是季风环流,说明为什么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说出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4)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二、知识结构用心爱心专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海陆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中心,因为北半球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时间亚洲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7月低压(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1月高压(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面积占优势(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的季节移动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部和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冬季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东亚——季风亚洲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夏季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东亚——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南亚用心爱心专心—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一问题。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板书)【学生思考】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回答课本P52——活动1。【教师归纳】南北纬10°~20°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接地带。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赤道低气压带也北移,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多雨,南纬10°~20°之间则受南半球东南信风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则相反,形成了南北纬10°~20°之间具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的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地处两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接地带,且两气压带或风带的属性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了具有干湿季明显交替特征的气候类型。【承转】那么,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什么样的不同性质呢?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P52——活动题2。【教师归纳】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对气候影响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热力原因上升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南北纬30度附近动力原因下沉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南北纬60度附近动力原因上升温湿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附近热力原因下沉冷干分布风向对气候影响北半球南半球副极地低压与极地高压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赤道低压与副热带高压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用心爱心专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对于气压带主要考虑的是气流是上升还是下沉,如上升则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