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等级体系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以区域图、模式图或热点城市材料为背景考查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判断、特点、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城市合理规划的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考点一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提示: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2.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特征及区位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高级片状或面状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占地面积城市的外缘,1宅区住宅区最广(40%~60%);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低级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____内城、______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中心商务区: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片状或带状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导致集聚,又因为环保、地租等因素导致分散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两侧分布提示:(1)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的趋势。(2)根据市场最优原则,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2)主要城市地域结构模式:________模式、________模式和多核心模式。(3)形成因素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历史、行政四方面,它们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命题角度一城市功能区的分析及其合理布局的判读方法2[经典例题](2014·山东高考)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思维建模]1.文字信息获取该城市为组团式布局,各城区较为________;物流园区需要有________的区位;化工园区的产业易污染大气和水。2.图像信息获取33.推理分析图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林地分布在城区之间,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图中比例尺大小可以看出这种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根据风频图示,判断出该地最小风频为北风;根据河流流向一般规律判断出河流自东向西流;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①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风频较小处、河流的下游。4.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分区。[小试牛刀](1)________(2)________[方法归纳]针对性归纳(1)“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4(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5[变式训练](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回答1~2题。6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2.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命题角度二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经典例题](2016·天津高考)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7(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