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组)的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课题]不等式(组)的应用复习[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2.会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3.会综合运用方程(组)、不等式(组)解应用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审题、思考、动笔、合作、交流讨论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同时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和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会运用不等式(组)解决与不等式(组)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找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教学过程](一)知识框架注:进入新课,开门见山,突出重点,复习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步骤,理论指导实践。(二)典型例题实际问题设未知数找出不等关系列不等式解不等式结合实际确定答案应用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不等式解应用题例1.(2011广东广州)某商店5月1日举行促销优惠活动,当天到该商店购买商品有两种方案,方案一:用168元购买会员卡成为会员后,凭会员卡购买商店内任何商品,一律按商品价格的8折优惠;方案二:若不购买会员卡,则购买商店内任何商品,一律按商品价格的9.5折优惠。已知小敏5月1日前不是该商店的会员。(1)若小敏购买会员卡,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为120元时,实际应支付多少元?(2)请帮小敏算一算,所购买商品的价格在什么范围时,采用方案一更合算?分析:此为刚刚考完的广州中考题,直击中考,亲近中考,感受中考真题,第(1)问易解答,第(2)问采取列表法分解难度,突破口在于在题目中找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句,为“购买商品的价格在什么范围时,采用方案一更合算?”,从而列出不等式,难点得到突破。变式.娃哈哈矿泉水每瓶售价1.2元,现甲、乙两家商场给出优惠政策:甲商场全部9折,乙商场20瓶以上的部分8折.若你是消费者,选哪家商场购买比较合适?分析:此变式较例1难度有所增加,三种可能性,需要进行假设,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在作答上,分三步答。不等式组解应用题例2.有一群猴子结伴去摘桃子。分桃子时,如果每只猴子分3个,那么还剩59个;如果每只猴子分5个,就有一只猴子分得的桃子不够5个。你能求出分别有几只猴子和几个桃子吗?分析:这是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典型题,审题知,不等关系的关键句是“如果每只猴子分5个,就有一只猴子分得的桃子不够5个”,列不等式组可采用多种方法列,体会一题多解。最后展示标准答案,规范解应用题的步骤、写法。变式.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分析: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句是“;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方程(组)、不等式(组)综合解应用题例3.(2010福建德化)某商店需要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60件,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注:获利=售价-进价)(1)若商店计划销售完这批商品后能获利1100元,问甲、乙两种商品应分别购进多少件?(2)若商店计划投入资金少于4300元,且销售完这批商品后获利多于1260元,请问有哪几种购货方案?并直接写出其中获利最大的购货方案.分析:这是运用方程(组)、不等式(组)综合解应用题的典型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确定是利用方程(组)解,还是利用不等式(组)解,其实标志在于问题中有没有表示不等关系的字眼。甲乙进价(元/件)1535售价(元/件)2045变式.(2010四川眉山)某渔场计划购买甲、乙两种鱼苗共6000尾,甲种鱼苗每尾0.5元,乙种鱼苗每尾0.8元.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种鱼苗的成活率分别为90%和95%.(1)若购买这批鱼苗共用了3600元,求甲、乙两种鱼苗各购买了多少尾?(2)若购买这批鱼苗的钱不超过4200元,应如何选购鱼苗?(3)若要使这批鱼苗的成活率不低于93%,且购买鱼苗的总费用最低,应如何选购鱼苗?分析:第三问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这对于初一学生是比较新颖的问题。(三)练习巩固1.三名教师带领若干名学生去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