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特征、分布地区,学会分析这二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特点的形成与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地理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教学难点: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形成条件分析教具准备:亚洲、南美政区图地形图等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学过程:一、水稻种植业1、分布:①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地形多在沿海沿江平原地区,水源充足;气候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②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也有水稻种植业分布。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也分布着大片稻田,但采用的是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生产。2、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对这一部分教学,可指导学生先阅读,然后师生一起总结)⑴本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⑵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而本地区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⑶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科技水平低农民种植水稻主要凭传统经验。要大幅度提高产量,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更新了3~5次,每次增产达10%以上。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用心爱心专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其中杰出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1、有利的区位条件(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读图要求:在世界地图上,熟悉以上国家及地区、潘帕斯草原等的地理位置。2、发展过程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业(粗放的自给游牧业)到欧洲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3、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1)培育良种牛。在该领域阿根廷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修通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大牧场的肉牛可以方便的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运往国外。(3)开辟水源。在草原上打机井,为牧草、牛群、人用(4)种植饲料。补放牧时天然牧草的不足。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冻船使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阿根廷是世界上主要的牛肉出口国。阅读材料:种植园农业学生阅读后,要了解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区、农作物、生产规模、经营管理方式经济地位等基本特征,它们与个人经营的农场以及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有何不同。高考摸拟题:例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业地区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下列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形成与此无关的选项是:A.小农经营B.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C.机械化水平低D.水利工程量大正确答案:D分析:水利工程量大是由于该地主要为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还有水稻生产对水分条件要求高,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与该地区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无关。课后练习: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牧牛业属于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该地区发展这种地域类型的农业自然条件上有利区位因素有哪些?为促进潘帕斯草原上的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作了一些工作,你认为这给我国广大牧区哪些启示?答: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