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一、课题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b.了解消毒和灭菌方法。2.能力目标a.进行无菌技术操作。b.进行微生物培养。3.情感目标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二、课题重点无菌技术操作。三、课题难点无菌技术操作。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1.专题导入:提供章页图材料和微生物相关图片,讲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导入本专题。材料:生物学的发展史表明,诸多革命性改变人类对生命认识的事件,都与微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青霉素的发现,第一个在和DNA分子的体外构建等。微生物包括五类: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野生动物。2.课题导入:讲解课题背景和课堂目标。课题背景:19世纪中期,关系到法国经济命脉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打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经过一番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期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根源在于发酵物混入杂菌。由此人们认识到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在实验室培阅读、倾听。情景导入本章和本节目标。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在本课题,我们将通过培养大肠杆菌实验,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课题目标:a.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b.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c.进行微生物的培养。环节二:讲授新课一、基础知识(一)培养基1.概念:讲解培养基概念: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基质。2.种类展示培养基相关图片,讲解根据物理性质划分的培养基种类、用途。3.成分(1)基本成分展示100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表格,让学生分析回答问题。培养基成分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牛肉膏5g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10g氮源和维生素NaCl5g无机盐H2O定容至1000ml氢元素、氮元素问题1:培养基包括哪些基本成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问题2: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C、H、O、N、P、S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基本元素,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以上。【小结】共同归纳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和主要来源。营养物质含义主要来源碳源能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无机物:CO2、NaHCO3;有机物:糖类、脂肪酸、石油、花生粉饼等阅读、倾听。分析、回答。归纳、回了解培养基相关知识。氮源能提供氮元素的物质无机物:N2、NH3、氨盐、硝酸盐;有机物:尿素、牛肉膏、蛋白胨等水细胞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培养基、大气、代谢产物无机盐提供除碳、氮元素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包括某些大量元素培养基、大气(2)特殊成分和条件提醒学生培养基还需要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如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维生素,霉菌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酸性,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中性或微碱性。(二)无菌技术讲解: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强调无菌操作是培养微生物成功的关键。1.主要方面讲解无菌技术主要方面:(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旁进行;(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2.消毒与灭菌的比较列表让学生进行比较。项目理化因素强度消灭微生物数量是否消灭芽孢和孢子消毒温和部分否灭菌强烈全部是3.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材料,共同归纳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回答问题。(1)消毒方法:①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是煮沸消毒法;②对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则使用巴氏消毒法(作简要介绍);答。倾听、阅读、思考、回答。比较、回答。了解消毒和灭菌方法。③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首先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等溶液以增强消毒效果,然后使用紫外线进行物理消毒。④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使用酒精进行消毒;⑤饮水水源用氯气进行消毒。(2)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