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程内容]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其农业区位因素。[思维导图]考点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分析补充点拨1.美国东北部乳畜带的区位条件美国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温凉,土壤贫瘠,不利于耕作业的发展,但适宜牧草种植,且东北部紧靠中部平原的玉米带,为乳畜业的发展提供了饲料条件;美国东北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这为乳畜业提供了理想的市场条件,故该地乳畜业发达。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借鉴意义(1)人工草场建设。(2)牧区交通条件和畜产品加工体系的发展。(3)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1(4)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考向一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与特点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阿根廷的牛肉可供应到世界各地的餐桌上。读“潘帕斯草原牧牛业分布图”,回答1~2题。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牧牛业占重要地位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弱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答案1.D2.B解析第1题,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条件有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等。第2题,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2019·临沂模拟)近年来,中阿农牧业贸易与合作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中国是阿根廷最大的牛肉、乳制品等农产品出口市场,阿根廷是中国第三大农业产品供应国。据此,回答3~4题。3.有关阿根廷畜牧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半干旱区,不适宜农耕.机械化水平低2C.交通便捷.商品率低4.阿根廷发展畜牧业的下列做法,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地区借鉴的是()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C.拓展海外市场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答案3.C4.A考向二乳畜业的区位与特点(2019·自贡模拟)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的地形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读图,回答5~6题。5.a地区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山地迎风坡B.距离海洋遥远C.地处西风雨影区D.陆地轮廓完整6.图示东部地区商品农业发达,影响该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交通和政策C.水源和土壤D.市场和饲料答案5.C6.D解析第5题,读图甲可知,图乙中的a地区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即西风的雨影区,所以降水较少。第6题,根据轮廓和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是英国。影响农民种植作物类型的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根据图乙分析,该岛东部地区降水较少,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同时满足乳畜业对饲料的需求,在东部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以小麦种植为主,秸秆可以作饲料。3(2019·云南师大附中模拟)新西兰的奶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这一特征是由牧草的生长季节所决定的,新西兰的奶牛每年有60~70天的干奶期,称为“奶牛假期”。下图为“有机牧草季节性生长曲线与产奶量的关系图”。据此回答7~8题。7.“奶牛假期”期间()A.塔里木河以降水补给为主B.我国东部城区地面沉降较快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D.新西兰牧羊业正值剪羊毛的最佳时期8.影响新西兰奶牛产奶量和草场生长状况的共同因素是()A.气温B.降水量C.市场D.土壤答案7.C8.A解析第7题,“奶牛假期”出现在6、7月,为北半球夏季,塔里木河流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此时气温高,融水多,形成夏汛;此时我国东部正值雨季,下渗强,地下水位高,地面沉降速度较慢;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6、7月为南半球冬季,新西兰气温较低,不宜剪羊毛。第8题,根据图示曲线变化特征,产奶量与草场牧草生长状况呈正相关,5~8月气温较低,产奶量和产草量均较低,成为“奶牛假期”;新西兰绝大部分区域气候湿润且降水比较均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