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次第三章相似的图形主备人备课时间第四周第1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3.1.1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比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过程方法经历探索成比例线段的过程,并利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现实情境,培养应用意识,数学、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四个数或四条线段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比?怎样表示比?说出比中各部分的名称。(2)、什么是比例?怎样表示比例?说出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二、学习出示目标: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判定及应用。三、自学自测:1、知识梳理:(1)线段之比就是它们之比,线段a=3cm,b=4cm,则线段a、b的比表示为:;若a=m,b=n,则线段a、b的比表示为:。(2)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这句话的意义:“即在同一时刻,两物体高的比等于它们的的比。2、基础自测:(1):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500m,在一张平面图上的距离是5cm,那么这张平面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在比例尺为1:400000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5厘米,求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3):已知线段a=3cm,b=4cm,c=6cm,d=2cm.那么这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4):已知,在Rt△ABC中,∠C=90°,∠A=30°,斜边AB=2。求:、。四、讨论答疑五、课堂小结六、当堂达标:1、已知四条线段a、b、c、d的长度,试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a=2cm,b=30m,c=6cm,d=10m。2、下列各组的四条线段中,成比例的是()A、4,8,3,5B、4,8,3,6C、3,4,5,6D、8,4,1,33、小颖测得高2m的标杆在太阳下的影长为1.2m,同时又测得一棵树的影长为3.6m,请你帮助小颖计算出这棵树的高度。4、如图,CD是RtΔABC斜边AB上的高,BC:AC=3∶4。试求:(1)CD∶AD的值。(2)CD∶DB的值。(3)AD∶DB的值。课后巩固:优化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