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杨浦区初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2017.05)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2.,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3.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4.,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5.久之,,。《狼》【答案】1.绿杨阴里白沙堤2.杨柳青青江水平3.芳草萋萋鹦鹉洲4.其岸势犬牙差互5.目似瞑,意暇甚(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本诗中的“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2分)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以设问统领全诗,以苍翠的青色突出泰山的绵延不尽。B.第三、四句近观泰山,传神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形象。C.第五、六句以归鸟暗示时间已晚,表达诗人对泰山神往热爱之情。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期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表明胸中之志。【答案】6.泰山巍峨高耸,遮天蔽日的雄伟景象。7.A(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本文的作者为时期的思想家。(2分)【答案】战国孟子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答案】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曾益其所不能。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入则无法家拂士【答案】C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首先论证造就人才的条件,接着论证国家存亡的道理,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水到渠成。B.本文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既要经受客观艰苦环境的考验,也要在主观精神意志上经受磨练。C.本文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佑君主的贤士,不警惕敌国外患,常常会遭到灭亡。感D.本文运用排比设喻,且句式灵活,给行文增添了气势,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答案】D(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后赵王勒①悉召武乡②耆旧③诣襄国④,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⑤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后赵王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②武乡:今陕西榆社。石勒出身武乡,年轻时为雇农。③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故友。④襄国:今河北邢台。石勒建国都于此。⑤沤麻池:浸泡麻茎的池塘,麻茎在加工前必须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11.解释加点字。(4分)(1)召武乡耆旧诣襄国诣()(2)引阳臂曰引()【答案】到达,到⋯⋯去。拉着,牵着。12.下列对“因拜参军都尉”一句理解正确的是一项是()A.众人因此参拜李阳为参军都尉。B.石勒于是任命李阳为参军都尉。C.李阳于是拜见了参军府的都尉。D.参军都尉因此参拜了壮士李阳。【答案】C13.请简述李阳“独不敢来”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答案】因为在当初,李阳与出身贫寒的石勒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现在,李阳怕当了皇帝的石勒报复他,所以不敢来。14.下列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石勒唯贤是举B.石勒感恩图报C.石勒不计前嫌D.石勒兼容天下【答案】C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20分)围棋吴德铎1围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它的起源,已不可考。晋张华《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教之。”究竟是“尧”还是“舜”,张华自己都弄不清楚,可见他的说法未必可靠。何况还有人以为《博物志》是一部后人伪托的书。2讲究吐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