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泰安五中·钱永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山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本节内容我打算分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二课时讲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关于第一课时的一些想法。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纵观整个高中化学,这部分内容是对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深化;就本教材而言,这部分内容是继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后,对化学反应的进一步认识,并为学习第四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做好准备。同时,化学反应速率对工农业生产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学年的学习和锻炼,在心理上逐渐趋于理性,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加强,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浓度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但不知其因,也没有作定量研究。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和技能:a、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b、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试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并会运用归纳、验证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快乐,培养学生学用心爱心专心习化学的兴趣。四、重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确立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和计算是高考的热点,而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数学表达式的建立,对于初步运用定量分析法的学生来说,是较高的要求。五、教学方法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试验探究、归纳推导的方法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采用分析、归纳、验证的方法来使学生理解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整节课运用学案导学、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六、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1分钟)多媒体展示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爆炸反应,设置疑问:为何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如何定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条件的改变怎样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设计1、观察与思考(8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上活动、探究实验,并根据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填表:盐酸浓度(mol/L)2.01.51.0盐酸体积(mL)镁条质量(g)镁条物质的量(mol)盐酸浓度变化量(mol/L)反应时间(min)反应速率(1)引导学生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盐酸的浓度变化量,处理实验数据。(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2和3。用心爱心专心2、教师总结给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及其单位(5分钟)V(反应物)=—△C(反应物)/△tV(生成物)=△C(生成物)/△t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引导学生推导反应速率的统一表达式。(重点理解负号的意义)3、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应用(5分钟)(1)求解反应速率。(2)比较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速率大小。(3)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三)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教学设计(10分钟)1、回顾必修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表2-3-2,归纳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一般关系式:V=K[反应物1]m[反应物2]n指出:a、K为反应速率常数,其意义、影响因素。b、此关系表达式是实验式,浓度的方次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并无确定关系。3、验证:学会如何通过实验,利用实验数据确定某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学生利用教材表2-3-1实验数据,分组讨论,计算确定关系式:V=K[C(H2O2)m][C(HI)n]中K、m、n的值。(四)设计8个练习题,巩固以上重难点知识。(10分钟)(五)小结(1分钟)七、板书设计[主板书]化学反应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