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复习提问】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碳及其化合物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是怎样转化的呢?【指导阅读】阅读P64-66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讨论交流】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并做好表现性评价。(1)CO2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的?(2)海水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3)若大气中没有CO2会怎么样?CO2过量又会怎么样?【过渡】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创造了许多奇迹,自然界中美妙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的形成,都与这种转化密切相关(展示一些有关溶洞的图片)。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模拟溶洞的形成。【活动探究】通过阅读材料,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实验--模拟溶洞的形成。<实施步骤>:1、指导阅读P65-模拟溶洞的形成。2、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3、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4、实施模拟实验5、完成下列表格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6、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体会钟乳石、石柱的形成过程。【指导阅读】阅读P66-67-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交流研讨】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高炉炼铁过程中碳元素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下面转化过程,指出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CCOCO2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的实例?【概括整合】学生自主完成P68的概括••整合。【布置作业】P691、2、3、4。【研究性学习课题】查找氮循环的资料,小组合作画出氮循环图示,写出短文。重点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