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说课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用来阐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者在书中却把这物理学概念广泛运用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所以学习这篇文章需要注意《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的诞生背景,还需要对这种新的世界观有一个总的认识。里夫金和霍华德的这部书是在1981年出版的,该书对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深刻的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在只有几百年的发展中,为人类带来了高度的文明,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使人类陷入种种困境之中,如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1972年,马萨斯领导的一个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份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耗尽世界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污染环境,威胁人类自下而上。这一报告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1981年出版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比《增长匠极限》涉及的领域更广泛,意义也更深远。把熵的概念引入对世界的认识中,远远扩大了它在物理学上的意义。熵定律不仅适合于地球,而且适合于整个宇宙。地球上的有效能量有用尽的时候。有效能量用尽,称之为“热寂”,到那时,一切能量差别都趋向于零,所有有用能量已消耗一空,到处是永恒的死寂。宇宙正无可挽回地走向死亡,这就是新的世界观。●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题,深刻理解文章所阐述的新的世界观是怎样一种世界观。2.明确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3.体会作者行文的妙处。4.体会概括分析的方法,培养概括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提要钩玄,能快速提取课文的重要信息,加以归纳整理。●教学难点理解熵的概念,并能把熵作为一种世界观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实现与文本的对话,首先是能对文本进行提要钩玄,其次是能通过文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发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教学用具训练讲义:关于课文的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训练。自然风光片与污染镜头。●预习提纲一、学案,预习引导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讴心沥血(呕)告磬(罄)觉查(察)踌躇复水难收(覆)其中三味(昧)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贮备老态龙钟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用错的一项是()A.科学家们多少年来为这两个定律的真正的含义绞尽脑汁。B.《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C.这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创造能量,也不能生产能量。D.物质虽然可以再生,但必须以一定的衰变为代价。答案:C二、通读课文,回答下面的几个题目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在文中指的是能量守恒的同时,自然界发生的任何事情,一定的能量就被转化成不再做功的无效能量。3.读过本文后你能作出哪些推断?(1)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在传播神速音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扮演着魔鬼。(2)对技术进步的乐观,对物质增长的贪婪,往往会使人类陷入种种困境,甚至造成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3)能量虽然不能消灭,但这并不意味着能量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它在转化的过程中能够出现耗散。(4)不能再生的能源是指对人类来说不能再生,但在地质学意义上的时间内可被再生。三、解释下面词语熵:“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熵是无效能量的总和,“污染就是熵的同义词”。能量耗散:自然界发生任何事情,一定的能量就被转化成了不能再做功的无效能量,这就意味着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这就是能量的耗散。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它告诉我们能量虽然不但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但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到另一种形式。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在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化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即耗散,也就是总有一些能量转化成无效能量。依据这个定律我们还可以推出,世界上的物质虽然可以循环再生,但必须以一定的衰变为代价。热寂:当世界上的有效能量趋于零的时候,被称之为“热寂”物质混乱:当地球上的物质耗散一空,这种状态被称之为“物质混乱”。四、“有些科学家争辩说,经过很长的时间,太阳能够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