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教学内容年级学科八年级教学课时共3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三种语言的叙述教学难点运用性质进行说理的过程教学准备等腰三角形纸片,尺规工具等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1)(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模型)提问:这是什么形?(2)引入课题,分组讨论,举出生活中具有等腰三角形形状的例子。二,探索活动活动一观察图中的等腰△ABC和等腰△DEF。请在图上分别标出它们的腰、底边、顶角、底角并写出下面公式:(1)等腰三角形周长=2腰长+底边(2)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顶角+2底角=180。活动二:(1)让学生拿出预先剪好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沿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再把它展平,你发现什么?(2)让学生填表格:等腰三角形性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三,例题教学例1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BD,找出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ABCDABCFABCED四,课堂练习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腰长是4,则底边为______(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则它的底角是______(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一边长是8cm,则其它两边长为____2、△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点,求∠DBC的度数。3、课本第62面第3小题五,小结与巩固: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作业课本第66页1、3、5题。补充习题30面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