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守护”与“变法”酒席上,一位男客向一位美丽的太太敬酒,嘴里念道:“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位太太立刻举杯回敬道:“醉酒之意不在翁。”她的丈夫马上接道:“醉酒之翁不在意。”旁边的一位客人凑趣道:“在意之翁不醉酒。”四人说的都是耐人寻味的话。“醉翁之意不在酒”,表明那位男客借醉向太太敬酒,意不在酒而在太太,显然是不怀好意;“醉酒之意不在翁”,是说男客借醉敬酒,意不在太太的先生而在太太本人,给了敬酒者无情的揭露;“醉酒之翁不在意”,是说只有喝醉的先生才会对男客的无礼不在意,表明太太的先生对不怀好意向自己太太献殷勤的男客强烈不满;“在意之翁不醉酒”,意思是太太的先生对不怀好意的敬酒者时刻在意,十分警惕,绝不会喝醉,这是客人对太太的先生说的话的重要补充。上边四个人说的话,含意隽永,各尽其妙,可转来转去都没超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七个字,亦足以表明句子运用组合之妙矣!病句与佳句1.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病句的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语境2.判断一个句子,必须把它放到具体语境中去,才能科学地、准确地判断它是不是病句(1)社会语境允许的句子不是病句,反之是病句。(2)特定场景允许的句子不是病句,反之是病句。(3)特定篇章语境允许的句子不是病句,反之是病句。(4)特殊语法规律允许的句子不是病句,否则是病句。(5)具有特定修辞功能的句子不是病句。1.实词使用不当(1)名词误用。如:他的文章写得很条理。(2)动词误用。如:那是一个多么感动的情景啊!(3)形容词误用。如:她怯懦人言杀人。2.虚词使用不当(1)介词使用不当。如: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不太熟悉。(2)助词使用不当。如:他累的手都发麻了。(3)连词使用不当。如:这本书初版已重印了好几次,因此最近又经过修订再版。3.成分残缺(1)缺主语①滥用介词。如:通过这件事,使我们懂得了很多。②在复句中转换句式,并滥用省略。如:她的发言,不时地被关欣打断,并把她轰出门外。(2)缺宾语。如:用在医院上的高分子材料大致可以分为机体外使用与机体内使用。4.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如:他崇高的品质,常在我们脑海中浮现。(2)动宾搭配不当①意义上不能搭配。如: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②语法上不能搭配。如:这难道不值得你的重视吗?(3)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金色的秋风。(4)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让我们在通向信息化的航道上阔步前进。5.结构混乱(1)语序不当:①成分语序不当②词序不当,前后不照应。(2)句式杂糅。一句话说到半截,又变成另一种说法。6.不合逻辑(1)更换概念。如:在会上,大家都谈了自己对学校的看法,看来,大家的希望不一致。(2)前后矛盾。如: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3)判断不成立。如:青年人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4)多次否定引起混乱。如:尘土太厚,这又怎能不让卫生检查团的人不皱眉头呢?(5)概念并列混乱。如:书箱里有文艺书、历史书、画片、杂志等。(6)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搭配不当。如:能否……,决定于……。(7)条件关系用错,条件结果关系颠倒。如: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8)强加因果关系。如:由于我重视了读、写训练,因而忽视了听说训练。7.歧义多解(1)多义词引起歧义。如:我躺床上,很快就想起来了。(2)多音词引起歧义。如:这人头发长得有点怪。(3)同音词引起歧义。如:尼古丁是致(治)癌物质。(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歧义。如:我要炒肉丝。(5)语义不明引起歧义。如:我市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余秋雨的书。(6)指代不明出现歧义。如:我见他扶着一位老人下车,手里提着一个箱子。1.分析下列句子语序不正确的原因。(1)这个小山村对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对于10万元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