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硫酸酸雨及其防治[学习目标]1.能预测H2SO4的性质,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2.设计检验SO的实验方案。3.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讨论酸雨防治、食品安全等问题。1.硫酸(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①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②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也可与□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及某些盐反应。(2)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稀释时□放出大量热。(3)浓硫酸的特性①强氧化性②吸水性浓硫酸能够吸水,故常用作□干燥剂。③脱水性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氧、氢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2.酸雨及其防治一、浓H2SO4的特性[交流研讨]将浓H2SO4滴到紫色石蕊试纸上会发现试纸先变红后变黑,同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你能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吗?提示:试纸变红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变黑说明浓H2SO4有脱水性,使试纸炭化,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有SO2生成,即浓H2SO4中的+6价硫变为含+4价硫的SO2,说明浓H2SO4具有强的氧化性。[点拨提升]浓H2SO4的强氧化性1.与金属的反应(1)Fe、Al的钝化常温下,当Fe、Al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2)与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规律:①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②浓硫酸一旦变稀,就发生:Zn+H2SO4===ZnSO4+H2↑。(3)与氢之后的不活泼金属(除Au、Pt外)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规律:①反应需加热,否则不反应;②氧化产物是硫酸盐,金属显高价,还原产物为SO2;③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④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就会停止。2.与非金属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规律:①反应要加热,否则不反应;②氧化产物是含氧酸或非金属氧化物,还原产物为SO2;③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④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就停止;⑤不能氧化H2、N2、O2、Si、Cl2、F2、Br2等。3.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1)常见的还原性物质FeSO4、Na2S、H2S、HBr、HI等均能被浓H2SO4氧化。(2)不能氧化CO、SO2、NO等。知识拓展浓H2SO4性质小结(1)常温下,Fe、Al遇浓H2SO4“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生成的致密氧化膜阻止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因此“钝化”体现的是浓H2SO4的强氧化性。(2)CuSO4·5H2O晶体上滴加浓H2SO4会变白。(3)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硫酸铜:强氧化性、酸性。(4)表面湿的蔗糖晶体上加浓H2SO4,体积膨胀变黑: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5)浓盐酸中滴加浓H2SO4放出HCl:吸水性、难挥发性。(6)Na2SO3固体上滴加70%H2SO4放出SO2:难挥发性、强酸性。(7)浓H2SO4与C、HI、H2S反应放出SO2:强氧化性。[练习与活动]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可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浓硫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硫酸的氧化性D.浓硫酸是一种无色、黏稠、易挥发性酸答案C解析A项,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将蔗糖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使之炭化;B项,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吸水性;C项,浓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6价的硫元素上,其还原产物为SO2,浓硫酸能与大部分金属反应,并能与其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而稀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H+上,其还原产物为H2,稀硫酸只与还原性强的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浓硫酸沸点高,属于难挥发性酸。2.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装置D中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K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装置A中仍有气体产生,此时装置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填字母)。A.水B.酸性KMnO4溶液C.浓溴水D.饱和NaHSO3溶液(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mol·L-1的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