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直角三角形试题资料库:例1.(1)在Rt△ABC中,∠C=90°,a=6,b=8,求c。(2)在Rt△ABC中,∠C=90°,a=40,c=41,求b。解:(1)在Rt△ABC中, ∠C=90°,又 c>0,(2)在Rt△ABC中, ∠C=90°,又 b>0,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的长。解:(1)若AB、BC均为直角边(2)若BC为斜边例3.(1)在等腰Rt△ABC中,∠C=90°,AC:BC:AB=___________;(2)如图所示,∠ACB=90°,∠A=30°,则BC:AC:AB=___________;若AB=8,则AC=___________;又若CD⊥AB,则CD=___________。(3)等边△ABC的边长为a,则高AD=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1)(2)(3)通过此题总结几个基本图形中的常用结论:①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比为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为③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的高为,面积为例4.如图所示,,∠DAC=90°,求BD的长。解:作AE⊥BC于E设BD为x,则又将上式代入,得:即解得:例5.如图所示,△ABC中,CD⊥AB于D,AC>BC。求证:分析:(1)分解出直角三角形使用勾股定理。Rt△ACD中,Rt△BCD中,(2)利用代数中的恒等变形技巧进行整理:例6.设CD是△ABC的边AB上的高,且CD2=AD·DB,求证:∠ACB=90°。思维入门指导:要得到∠ACB=90°,除了知道∠ADC=∠BDC=90°之外没有别的角的条件,但题中告诉了CD2=AD·BD,提醒我们是否由AC2+BC2=AB2得到△ACB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ACB=90°。解法一: CD⊥AB于D∴△ACB是直角三角形,∠ACB=90°解法二: CD⊥AB于D∴△ACB是直角三角形,∠ACB=90°点拨:这两种解法的总体思路是一致的,只是在变形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例7.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B=90°,AB=4,BC=3,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思维入门指导:要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得把四边形ABCD分割成三角形,连结AC,△ABC是Rt△,若△ACD也是Rt△,问题就解决了。解:连结AC ∠B=90°,∴△ABC是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得:∴AC=5∴△ACD是直角三角形,∠ACD=90°∴四边形ABCD的面积=△ABC的面积+△ACD的面积一变:把∠B=90°变成∠ACD=90°,其它不变。二变:把∠B=90°变成AC=5,其它不变。点拨:经过变化,整体思路没变,均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例8.已知:如图,ΔABC中,∠BAC=90°,∠1=∠2,AD⊥BC交BE于F。求证:AE=AF证明: AD⊥BC∴∠1+∠5=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又 ∠3=∠5(对顶角相等)∴∠1+∠3=90°又 ∠BAC=90°∴∠2+∠4=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又 ∠1=∠2∴∠3=∠4∴AE=AF(等角对等边)例9.已知:如图,ΔABC中,AB=AC,BD⊥AC。求证:分析:只需作出∠A的角平分线,转化为证角相等,注意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高线、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所以辅助线有多种添法。证明:作AH⊥BC于H AB=AC∴∠BAH=∠CAH(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在RtΔAHC和RtΔBDC中,分别有∠CAH+∠C=90°∠DBC+∠C=90°∴∠CAH=∠DBC(同角的余角相等)例10..已知:如图,ΔABC中,∠A=120°,AB=AC,BD=DC,DE⊥AB于E。求证:分析:在等腰三角形中可通过添加底边上的高线,产生直角三角形,利用“三线合一”得到直角三角形的30°,再利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以证明。证明:连结AD在RtΔABD中 ∠B=30°(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同理可证例11.如图所示,一棵36米高的树被风刮断了,树顶落在离树根24米处,求折断处的高度AB。分析:已知的36米是AC与AB的和,若设AB为x米,则AC为(36-x)米,这样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了。解:设AB=x米,则AC=(36-x)米 AB⊥BC,∴∴∴x=10,∴折断处的高度AB是10米。例12.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明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明头顶5000米,问:飞机飞行了多少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图中△ABC中的∠C=90°,AC=4000米,AB=5000米,要求出飞机这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时间里飞行的路程,也就是图中的BC长,在这个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