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外国诗三首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中国当代诗三首《致橡树》《错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外国诗三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二.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当代诗的发展状况及三首诗作者的简历和创作特色。2.把握三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及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3.领略外国诗人的优秀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三.作者简历: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殿开关于“朦胧诗”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散文集《心烟》。她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郑愁予:当代诗人,作家,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南。1949年夏去台湾,1958年毕业于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基隆港务局任职,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都创作于此时。1968年赴美,为美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成员。1970年入文学院“诗剧作坊”,并获艺术硕士学位。1984年赴耶鲁大学任教迄今。海子: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怀宁县高河查湾。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1982年开始写诗,先后出版诗集《河流》、《传说》、《麦地之瓮》(与西川合印),另外有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杀式》等。1989年3月26日于山海关卧轨自杀,留下近200万字的遗稿,死后由友人编辑出版《土地》、《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普希金:杰出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十九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包括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致诗人》等,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艾米莉·狄金森:美国19世纪诗坛的一颗巨星,一生写下一千多首诗,多是短诗。裴多菲:匈牙利诗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勇敢的约翰》、《使徒》,还有《爱国者之歌》、《反对国王》等革命诗歌。四.重点、难点;(一)《致橡树》全诗分两层;第一层:由开关至“不,这些都还不够”,诗人在宣告自己不愿为男性的附庸,对世俗爱情观的扬弃。第二层: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结尾。表达了诗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价值观念。1.解析第一层:诗人用了“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物象要么“攀援”借“高枝炫耀自己”“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要么“送来清凉的慰藉”“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这一组意象均表现出用心爱心专心依附橡树或无偿地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它们与橡树的不平等关系。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解析第二层: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表达了诗人在相知相恋相依,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价值观念的愿望。2.诗歌写作特点;(1)先破后立的象征手法。(2)感情的抒发由升调转为平缓。3.思考:(1)这首诗表达了新时代怎样的爱情观?你是如何理解的?(2)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诗句?为什么?(二)错误:1.这是一首现代“闺怨”诗,通过“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街道向晚”“春帷不揭”“窗扉紧掩”等意象和特定情景,刻划了思妇的枯寂、沉郁的心境,而“美丽的错误”使一丝的希望化为乌有,更加重了沉闷之感。2.结构:(1)写过客匆匆的神色和思妇在悠久等待中花容凋谢。(2)写思妇在等待盼望中的寂寞心情。(3)写达达的马蹄声使思妇喜出望外——却是美丽的错误。3.写作特点:(1)句式长短错落,快慢相间,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效果。(2)以典型的意象来抒写主人公的心情,以贴切的比喻来描画思妇的境况。(3)首尾照应,结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