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能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品评人物形象,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3、体会人性中“虚伪”的弱点,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品格。教学重点:感知课文情节,品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是学生认识虚伪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巧妙导入法、诵读教学法、讲故事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分钟)我们在看电视、电影时,所看到的皇帝举行游行大典,哪一个不是龙袍加身,皇威显赫?但大家顶说过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招摇过市的事吗?但是,就有这样的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二、检查预习(3分钟)炫(xuan)耀陛(bi)下御(yu)聘(pin)骇(hai)人听闻滑稽(ji)钦(qin)差大臣头衔(xian)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三、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能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品评人物形象,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3、体会人性中“虚伪”的弱点,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四、自学指导一: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15分钟)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2、请你讲故事:(1)根据课文内容和出示的图片,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讲述,并模仿人物说话时的语气。(2)要有感情并且配合一定的动作。(3)听读的同学边听边在树上标出故事大致情节。3、理清故事情节:在听、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划分故事情节、层次。皇帝爱新装成癖(引子)骗子投诱饵让皇帝上钩(开端)两大臣和皇帝看新装(发展)皇帝穿新装游行(高潮)真相被揭穿皇帝及官员丑态百露(结局)五、自学指导二:品味朗读,感悟形象(20分钟)在这群被骗的人中,你对谁最感兴趣?找出你认为最能吸引你的人物,读一读,想一想,说说你对他的评价。提示:结合文中描写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分析人物。学生的分析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皇帝。从他的爱好、心理活动、典型动作来找,多媒体展示文章的重点段落。板书:昏庸、愚蠢、爱慕虚荣、自欺欺人。2、大臣、官员、骗子、老百姓等人的形象。过渡句:一出丑戏的上演,总少不了导演、配角、群众演员的“功劳”,他们又是如何表演的呢?大臣、官员:虚伪、自私随从大臣们: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漫画,你瞧,他们将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在拾衣裙,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这些内臣们小心谨慎、认真地作假,他们矫饰的动作让我们看到的是愚蠢的一面,他们是长年生活在皇上身边惺惺作态的人群,是阿谀奉承的虚伪人。老百姓:老百姓既不像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像大臣般讨好皇帝,但是他们也不敢说真话,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怕被嘲笑,他们胆小怯懦、虚伪。小孩:天真浪漫、无私无畏。六、当堂训练(5分钟)1、滑稽(jī)陛(bì)下骇(hài)人听闻炫(xuàn)耀随声附和(hè)2、更(gèng)更加称(chèn)称职圈(quān)圈定(gēng)更衣(chēng)称呼(juàn)猪圈3、《皇帝的新装》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丹麦(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七、作业:《动态》课内阅读第二课时一、自学指导一:畅所欲言,领悟作品内涵(10分钟)1、骗子行骗,皇帝、大臣、官员、百姓受骗,孩子勇敢地揭骗,在这篇童话中,你觉得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童话中并不存在的这一件新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的内心,这篇童话中,皇帝的新装并不存在,那么,你认为这件新装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若存在,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穿过?明确:(2分钟)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