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三)授课题目课题: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三)拟课时第课时明确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2、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填写学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重点: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难点: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设计师生活动设计考点3原电池PH值的变化和简单计算1.在原电池工作时,由于失去电子进入电解溶液,正极附近的阳离子得到电子从溶液中析出,可能会引起溶液PH值的变化。(1)当负极产生的金属离子结合溶液中的OH-时,电极附近的溶液PH值。当正极O2得电子时结合溶液中的水时,生成OH-使溶液中的PH值增大。(2)电池工作时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必须从总反应式来分析。当电解液中酸被消耗时,溶液PH值增大,当电解质溶液中碱被消耗时,溶液PH值减小。2.原电池的有关计算电子守恒法是依据氧化剂与还原剂相等这一原则进行计算的。电子守恒法是氧化还原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计算时可由电极反应式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失去的电子(或得电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例6】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A.CH3OH(g)+O2(g)=H2O(1)+CO2(g)+2H+(aq)+2e-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学生回顾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容B.O2(g)+4H+(aq)+4e-=2H2O(1)C.CH3OH(g)+H2O(1)=CO2(g)+6H+(aq)+6e-D.O2(g)+2H2O(1)+4e-=4OH-【例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例8】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例9】(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试计算:①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②通过导线的电量。(已知NA=6.02×1023/mol,电子电荷为1.60×10-19C)【例10】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⑴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B池为⑵铜极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石墨棒C1为___极,电极反应式为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⑶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变化(增加或减少)g.CuSO4溶液的质量变化了(增加或减少了)g电子转移因材施教:教学后记:ZnC2CuC1ABCuSO4溶液KCl酚酞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