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版VIP免费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版_第1页
1/3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版_第2页
2/3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版_第3页
3/3
语文版高二《〈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字词认识孔子所说的“学以致其道”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学以致其道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字词认识学以致其道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孔子所说的“学以致其道”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文小结本章主要是关于治学修养方面的论述。孔子十分注重个人自我学习和提高,围绕这一问题作了大量阐述,包括学习的内容(德、业)、方法、目的、态度等。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较大的启示。二、难点解析1、古人讲求“进德修业”。从孔子和子夏等人多次谈到的“好学”表现看,他们所说的“学”,侧重于“进德”、“修业”哪一个方面?“樊迟请学稼”,为什么遭到孔子的训斥?讨论明确:侧重于“进德”。他们十分强调学习目的:“君子学以致道”;“君子谋道不谋食”,要认为“君子儒”。在他们看来,学习“道”,即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境界,引导百姓,成就“文武之道”(实现周礼)。而“修业”主要是技术层面上的,就像“百工”,只能“成其事”,达不到“道”,所以反对樊迟放弃“礼”、“道”的学习去学“稼”这样技术操作层面上的事。过去理解为孔子看不起劳动。孔子论学有两个概念,一是“器”,即把纯粹的知识积累起来;一是“道”,上升到道德、规律层面,他提出“君子不器”,要高层次的学习。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内涵深邃,充满哲学智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明确:这句话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海无涯,知识的探求是无尽的,促使人一生中不断学习,不断追求,永不满足。毛泽东曾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哲学文章中指出: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掌握了某一方面规律后,又有更多的未知在等待我们。二是告诉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只有承认自己不懂,才能去追求学习,所以那些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否则只能停留在“不懂”上。3、胡适曾经指出,像1·10章“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句话,竟使用了将近十个虚字,“这是把说话完完全全记录出来的缘故”。这些虚字的使用,不但使句子显得活泼多变,舒展自如,而且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口吻语调,表现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如上例,句中的“也”所表示的语气的停顿,显示了子贡的从容不迫,表推测的语气副词“其诸”与疑问语气词“与”连用,以委婉的语调表现了子贡的自豪。试再举几例作简要说明。讨论明确:如7·5章“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一句,“甚”,是个表程度的副词,它还可充当谓语;“矣”,是用在陈述句后的语气词,这里表示出对自己“衰”变化的惊讶和感叹。“也”,是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后,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下句的“矣”同样用在形容词谓语“久”的后面,表示强烈感叹。两个“矣”又作为谓语前置,更突出感慨的强烈。又如11·2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是孔子循循善诱学生言志的一段话,大量的虚词将孔子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见解的教学方法表现出来。“以”,介词,这里表“因为”;“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介词“于”,表示“比较”;“毋”,否定副词,常用在祈使句中,有劝阻之意;“以”同前,介词,下省略“长乎尔”的宾语;“则”,连词,表强调。“也”,句尾语气词,肯定语气,模仿学生背后的意见;“如”,假如,连词;“或”,无定代词,“有人”,代表自己;“则”,连词,与“如”相对,“那么”,是一句假设复句;“何以”,疑问代词与介词结合;“哉”,语气词,有反问的语气在,表示孔子给学生机会,学生应该大胆发表意见的意思。三、文言练习关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章,人们理解不尽相同。比较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说说各家对“攻”字、“已”字是怎样理解的。1、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讨论明确:朱熹引述范氏之言,认为“攻”即研究、钻研之意。“已”作语气词,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