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题 最后一课 第 1 学时VIP免费

课题 最后一课 第   1  学时_第1页
1/6
课题 最后一课 第   1  学时_第2页
2/6
课题 最后一课 第   1  学时_第3页
3/6
课题最后一课第1学时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二、教具准备:多媒体三、教学过程:①复习提问(课堂导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后一课》)②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③重点、难点化解(探求新知、质疑导学、课堂反馈):学生活动内容老师活动内容一.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读预习提示第一自然段:本文写于1873年,反映的是1870-1871年间普发战争后发生的事故。2.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3.哽()赚()踱()捂()惩罚()祈祷()诧异()宛转()解释:宛转懊悔祈祷哽咽诧异一.检测预习情况1.课文预习提示中提及本文是作者于1873年写下了这篇小说。这说明本文的体裁是小说,本文写作背景是怎样的?-(板书:小说)2.本文作者是谁?3.出示投影仪,检查课前预读情况注音:哽()赚()踱()捂()惩罚()祈祷()诧异()宛转()解释:宛转懊悔祈祷哽咽诧异二.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2)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二.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2)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边读边思考,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上“最后一课”为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可能有如下几种:a、课前、课上和下课b、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下课c、上课前,上课时小结:以上故事情节的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的情景;而第二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下课”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完整性。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三、第二个教学板块:品读--体味语言感悟思想(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三、第二个教学板块:品读--体味语言感悟思想(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题 最后一课 第 1 学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