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VIP免费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_第1页
1/13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_第2页
2/13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_第3页
3/13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就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积累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课文学习《阁夜》杜甫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其文学成就,更在于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阁夜》这首诗。在学习之前,请同学们自己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作品时代背景和近体诗的一些常识。作者简介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杜工部”。作者风格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解题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也有壮情和超然之意。“阁夜”,即西阁之夜。有关近体诗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词可以分小令、中调和长调。曲分为小令、套数。近体诗是唐代提出的概念,它与古体诗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古体诗除了须要用韵外,不受格律限制,因而写作时比较自由,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近体诗因须受严格的格律约束,写作就不能那么自由。但近体诗格律的形成,是当时作者从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创造的,有了格律约束,可使诗的形式更规范,更富于音乐性。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古体诗以其句子字数多少的不同,有多种形式;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绝句限定为四句,律诗限定为八句。2.古体诗用韵比较自由,可用平声韵或仄声韵,还可随意转韵;一首诗中每句都可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诗中还允许有不要韵的散文化句子。3.近体诗用韵规矩较严格,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用韵或可不用韵外,其余双数句都要用韵;韵脚字不能重复;不是用韵的句子的末一句,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主要押平声韵。4.近体诗在平仄声的安排上,有许多讲究,律诗还要讲究对仗;古体诗没有这些要求。律诗和绝句的基本格律要求律诗:律诗共八句,第一二句为首联,第三四句为颔联,第五六句为颈联,最后两句为尾联。二三联要求必须对仗。押韵:律诗用韵的地方是一、二、四、六和末句。第一句可用韵,也可不用韵(五言律诗第一句多不用韵,七言律诗第一句多用韵)。三、五、七三句末一字限定用仄声。平仄:要求一句之间,节拍字平仄交错,每联上下句之间平仄对立。一般是每句中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随意变更。故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对仗要求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绝句每首两联,在平仄和押韵的要求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重点词语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冬天日短夜长,所以称“短景”,而此处深意是说光阴苦短。霁,霜雪停止、消散。漫,任随。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公孙述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